香港商報
-- 天氣
南沙 氣質向世界!

南沙 氣質向世界!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4-12 17:52:48 來源:南方+

灣區之心,躍動世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年來,「以灣區之名」的高水平經濟社會活動頻繁舉辦,粵港澳合作結出碩果纍纍;舉灣區之力,共同「打造世界級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已經成為最為廣泛的「灣區共識」。

珠江潮起兩岸闊,灣區奔湧向世界 。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超高定位的南沙,日漸成為促進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共赴世界的重要一極,爭取大灣區建設中起到引領帶動作用。

青春、活力,是常用來形容南沙的詞彙。

然而談及南沙的城市氣質,卻很難用某一個詞來為其定性。

城市氣質是一座城市所散發出的獨特韻味。作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平台之一,南沙擁有怎樣的氣質來支撐城市發展?

是開放包容。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攜手港澳打造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大灣區。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也是融合發展的難題。在這裏實現跨境協同創新,推進區域深度合作,是我國前所未有的探索。

如何更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關鍵在於「通」。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正是「暢通」粵港澳大灣區的「先鋒隊」。

要「暢通」就要先「開放」。南沙突出的「粵港澳全面合作」與「面向世界」兩個關鍵,是其「通」向灣區、「通」向世界的踐言,也是建成高水平開放門戶的「代言」。

無論是正在構建的「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還是逐漸豐富的國際交流平台,抑或是面向未來的城市築造,不同的要素在這裏流動、聯通造就了南沙開放的氣質。

在這裏,通達四方,鏈上全球。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已成長為全球第十大經濟體區域,正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活力最為強勁的地區之一。

「路通財通。」區域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地圖,南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地處珠江口「A字形」空間結構的頂點,具備同時便捷通達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的天然距離優勢。

加快構建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南沙為促進區域內部要素流動和功能優化重構提供先決條件。

備受矚目的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激動人心。作為Y字形線路其中一點,南沙將通過萬頃沙連接線「牽手」深中通道,進一步發揮南沙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交通樞紐優勢。

3e6f2cd8-7330-40cb-a122-b61d0fb808aa.jpg

然而,從「幾何中心」到灣區樞紐,南沙還需構建更密更快的、連接內外的路網體系。

對內,「三橫四縱」高快速路網基本建成;對外,南珠中城際、南中高速、獅子洋通道等重大項目將加密南沙與大灣區城市聯動,撬動粵港澳大灣區資源,南沙區域價值正在快速躍升。

灣區樞紐,面向世界,南沙更需要海洋的加持。

向海而生的南沙,擁有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的南沙港,通過157條外貿航線連接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310多個港口。2023年,南沙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937萬標箱、增長5.4%,綜保區獲評全省唯一A類保稅區。

02cbb389-53df-45f2-921f-3224ebf88339.jpg

鏈上全球,南沙腳步還在加快。

在這裏,主動擁抱,對話國際。

縱觀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多元國際化交流與合作是區域常態,這同樣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國際一流灣區目標的重要內容。

南沙立足「一帶一路」建設,從通達世界的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向世界釋放擴大開放的決心。而敞開雙臂主動擁抱世界的南沙,也得到世界的青睞。

全球傳媒界規模盛大的一次聚會——世界媒體峰會在南沙舉辦,這是該峰會創設14年來,首次在北京以外的中國城市舉辦。南沙的魅力可見一斑。這場不同國家和地區媒體人集聚的盛會也讓南沙再一次在國際嶄露頭角。

而這只是南沙登上國際舞台的身影之一。近年來,隨着南沙在推進大灣區建設中的作用愈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際對話平台選中這裏——

國際金融論壇(IFF)對話全球經濟大咖;CNBC全球科技大會與全球行業精英、創新先驅熱議國際市場、產業、科創發展形勢;大灣區科學論壇瞄準國際科技熱點,集聚世界科創「大腦」……

他們透過南沙看大灣區。多元國際交流平台不僅為南沙提供向世界「露臉」的機會,更為南沙帶來資源和機會,繼續推動大灣區建設發展。由此,也實現了南沙、大灣區、國際平台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鏈接循環。

借勢而為,乘勢而起。南沙攜手港澳建設高水平開放門戶,自然也要搭建與港澳交往對話的橋樑。首個大灣區粵澳合作社會組織——廣州粵澳發展促進會由此而生,創新性填補了廣州與澳門交流合作的機制空白。

此外,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擔任粵港全面合作的「超級大腦」、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加快構建境外投資綜合服務體系,提供高標準、國際化一站式企業服務……

頻繁多元的國際化交流讓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活力在南沙得以釋放。

在這裏,共建家園,共創未來。

山、水、林、田、海交相輝映的南沙,將「精明增長、精緻城區、嶺南特色、田園風光、中國氣派」理念付諸實踐,朝着全面建設未來城市的美好目標「大跨步」。明珠灣核心區的生態韌性、綠色低碳、智慧城市底色鮮明;慶盛片區「世界水準,灣區特色」的未來城市承載區初見雛形。

大角山海濱公園生態海堤蝶變超級生態堤,南沙濕地環境提質升級,社區公園「遍地開花」……南沙也從不停止探索綠美生態城市內涵。

553c24d1-6cdf-4e09-9c2a-13b4388460b8.jpg

「未來城市」的模樣正在這裏刻畫,粵港澳大灣區家園也在這裏同步築起,全省首個未來城市綜合實證試點獲批,以國際化智慧社區、智能交互技術、新基建為抓手,全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南沙範例。

區域深度融合,是要達到地區之間無縫連接、順暢循環。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建設國際化城市,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大融合的重要內容。而南沙,先試先行。

廣東省72項社會保險服務、澳門17項社會保障服務在「粵澳社保一窗通」(南沙專窗)實現一站式辦理;「灣區社保通」上線,實現社保公共服務跨境通辦,南沙着力打造與港澳相銜接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環境。

提高民眾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推動灣區民生領域協同發展,南沙蹄疾步穩,多點開花。

全國首創的廣州南沙港澳律師執業孵化站為在南沙執業和工作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港澳青年實習生等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務;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總部基地投入運營;建成創享灣等13家各具特色的港澳青創基地,匯聚超700個港澳青創團隊;實現6大重點產業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認可;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總部揭牌運營。就業更便利,生活有保障,南沙暢通大灣區人才生動的註解不斷生成。

82d57958-3ede-4ef2-a0f5-596f4bc91a83.jpg

港式國際化社區加快建設;集文化、旅遊、體育於一體的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塑造「複合的人民的體育公園」,將引領灣區城市公共生活的新時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紅鳥已安家,內地首個非營利性港人子弟學校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已開學;港式金牌全科門診部、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讓「港式」醫療服務惠及南沙;「港澳藥械通」已落地實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入選香港特區政府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全國率先啟動「跨境」養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從「一站式」政務服務到便利就業居住環境、從教育到醫療,南沙為港澳居民構建立體化、全方位舒適生活圈,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讓「美麗灣區」具象化。

從「硬聯通」到「軟聯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全球的創新要素在這裏聚力成勢,讓「未來之城」不在未來。

南沙,開放包容,氣質向世界。撰文 余妍玲 統籌 柳時強

責任編輯:呂馨 南沙 氣質向世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