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2日)正調查一宗外地傳入同時感染寨卡病毒及登革熱個案,並呼籲市民在外遊期間,應時刻注意環境衞生,並採取防蚊措施。懷孕婦女如前往受影響地區應加倍留意感染風險。
個案涉及1名過往健康良好的16歲男病人,他自4月7日起發燒、頭痛及後眼窩疼痛,同日到聖德肋撒醫院求醫。他翌日(8日)再到聖保祿醫院求診並入院接受治療。病人的血液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寨卡病毒及登革熱病毒均呈陽性反應。他的情況一直穩定。
中心隨即展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病人曾於3月28日至4月3日逗留在泰國蘭達島,並於4月6日返港。他表示曾於蘭達島的露天地方進行康樂活動,期間多次被蚊叮咬。他的一名同行人士曾出現相關病徵,已獲安排入住基督教聯合醫院。初步調查顯示,該活動沒有其他來自香港的參加者。中心會將個案通報泰國衞生當局。他的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中心的接觸者追蹤工作及跟進調查仍然繼續。
就寨卡病毒傳播的情況,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資料,西太平洋和東南亞有多個國家/地區(包括泰國)曾出現或正出現寨卡病毒傳播。衞生署已通知食物環境衞生署進行病媒監測和滅蚊。寨卡病毒感染屬香港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任何懷疑或確診個案均須即時呈報,以展開調查、控制和監察。
該名病人亦同時感染登革熱。截至昨日(11日),本港今年共錄得13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2023年共錄得62宗外地傳入個案。根據世衞資料,登革熱的全球發病率在過去20年顯著上升,構成重大公共衞生挑戰。在2023年,持續傳播加上登革熱個案突發性急增,導致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共呈報了逾500萬宗病例和5000多宗登革熱相關死亡個案,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部分亞洲地方(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錄得的登革熱個案數字較去年同期增加。自2024年至今,美洲地區,包括巴西、阿根廷和秘魯,共錄得超過300萬宗個案,為歷史新高。
中心發言人表示,寨卡病毒感染和登革熱均屬於蚊傳疾病。一隻蚊子可以同時帶有多種病毒,包括寨卡和登革熱病毒。人類被感染的蚊子叮咬後,可能會受一種或多種病毒同時感染。根據醫學文獻,同時感染寨卡病毒和登革熱的情況在有關病毒流行的地區並非罕見。為減低感染蚊傳疾病的風險,除一般措施外,市民如從受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登革熱)或至少21日(寨卡病毒感染)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