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疫情結束,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已轉為備用狀態,或作重用安排,有議員關注維持這些設施的費用。醫務衛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今早(17日)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會議上表示,未轉為其他用途的6個隔離設施目前由衞生署負責保安及清潔工作,每月開支約375萬元。
經民聯議員林健鋒表示,醫療開支預算未必足夠,而每年當局仍然支付維護隔離設施的費用,如果將這筆開支用於醫院發展或購置儀器,可能更有效;又指目前劏房問題嚴重,政府應考慮如何善用這些土地,建議將空置的隔離設施轉為安置劏房住戶。他又關注醫院要轉為智慧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材或涉及晶片,而目前香港及國內的晶片被外國禁止,當局有何應對措施。
醫務衛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回應表示,位於落馬洲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正用作提供放射診斷服務,包括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北大嶼山感染控制中心及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的部分單位,會保留作為預備防疫抗疫用途之外,其餘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將陸續安排分階段釋出用地,或原址轉為其他用途,政府會按部就班適時公布及實行有關工作。目前未轉為其他用途的隔離設施,交由衛生署負責保安及清潔工作,每月開支約375萬元。
至於智慧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材或涉及晶片,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醫管局不會依靠單一供應商,很多系統都是經內部研發,部分人工智能都是使用公開來源,局方會適當使用內地的系統、人材、資源、器材等。
選委界議員何敬康關注目前隔離設施的每月開支不划算,詢問當局如何妥善處理改建安排,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指,社區隔離設施用途的安排一併交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作跨部門處理,例如啟德跑道的隔離設施等很快會改作非醫療用途。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每月開支170萬
另外,發展局回覆議員提問時表示,目前衛生署會安排外判基本保安,保障社區隔離設施安全,同時部分設施仍需安排外判清潔服務,以及維持照明、冷氣、消防和電訊設備運作,涉及電費和維護費用;個別設施會按實際需要有其他用途,或會涉及額外開支,而所需費用會不時轉變。
發展局舉例指,現時啟德社區隔離設施設有簡約公屋示範單位,而河套區設施的管理同時覆蓋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附設的生活園區用地範圍,其中設有醫療物資存放區及臨時辦公室等。當局透露,竹篙灣和落馬洲河套區的社區隔離設施每月開支最高,分別是170萬元和140萬元,其次是位於啟德跑道的隔離設施,每月開支達40萬元。
政府早前已公布元朗潭尾、新田、青衣和落馬洲河套區隔離設施的使用安排,發展局表示,經完成所需改裝工程後,元朗潭尾和新田隔離設施已分別用作建造業外勞宿舍,以及舉辦建造業培訓課程和工藝測試之用,均由建造業議會營運,不涉及政府人手編制和公帑開支;青衣社區隔離設施經改裝後,已成為青年發展及國民教育基地,由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管理,本月開始營運,為青年制服團體提供場地和配套設施,舉辦升旗、步操培訓和其他青年發展相關活動;河套區隔離設施已轉移至其他合適地方重組再用,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展開土地平整工程,以配合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建設。(中新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