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估計營運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的淨開支約為43.9億元,每個單位每月日常管理和維修保養的費用約為1000元,被指較公屋單位高近1倍。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18日)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表示,「簡約公屋」與公屋不同,形容營運合約是「三合一」,除了公屋的清潔保安和維修保養工作,也有提供服務的元素,當中涉及設施、交通配套等。
何永賢又表示,留意到市區和新界分別對大單位和細單位的需求較高,在規劃項目時已經有顧及;而採用五個空置校舍的項目,由於間隔等因素,大單位的比例會有六至七成。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關注,簡約公屋的1至2人單位比例佔約7成,3至4人及4至5人單位比例,分別佔約2成及1成,但現實情況不少劏房居民未必1、2人為主,有些可能是3人家庭。何永賢說,根據營運過渡性房屋的數據,在市區方面,家庭可能對大單位的需求較多,但新界區的小單位需求就較高,由於簡約公屋規劃分布在新界、市民,政府在規劃時,新界會較多小單位,而市區就會較多大單位。
選委會立法會議員洪雯表示,房屋局在早前的提問中,未能交代政府未來10年各種房屋種類比例的預測,只是表示每年更新房屋需求推算,制訂房屋供應目標,批評長遠房屋策略既不長遠,也無策略、無願景、無靈魂。
她又指,不少劏房戶並無資格輪候公屋,政府近年卻推出輪候公屋的津貼,不少年輕人不惜放棄向上流動,以符合輪候公屋的條件,批評當局獎勵市民「躺平」,打擊自食其力。
何永賢表示,絕對不同意洪雯的說法,公屋制度絕非鼓勵年輕人等成年就輪候公屋,指長遠房屋策略的制訂,是務實貼近需要的做法,亦保持靈活性,應對社會或經濟的變化;當局亦可透過調節或理順房屋階梯,鼓勵年輕人上樓。
工聯會吳秋北關注,政府有無時間表解決劏房問題。何永賢表示,政府有決心解決劏房問題,「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正收集不同數據及與政黨團體溝通,吸納意見,但她指出,劏房問題複雜,落地要小心,包括如何制定劏房居住環境的最低標準、如何取締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等。她說,當局交給行政長官的報告中一定會有相關時間表,其後公開報告時會清晰告知公眾政府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