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陳國基:共建人才高地需要具備「起、承、轉、合」四元素

陳國基:共建人才高地需要具備「起、承、轉、合」四元素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08 10:30:09 來源:香港商報網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今日(8日)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今年大會匯聚粵港澳三地政府領導和商界領袖,就大灣區發展高質量人才服務、建設人才高地,集思廣益。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具備「起、承、轉、合」四個元素,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這篇大文章,同樣需要這四個元素。

    陳國基指出,今年兩會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是推動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也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在「一國兩制」下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擔當大灣區乃至國家人才高地的門戶。

    陳國基說,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具備「起、承、轉、合」四個元素,相信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這篇大文章,同樣需要這四個元素。「接下來,我想用『起、承、轉、合』這四個字,與大家分享一下香港所發揮的功能。」

    各項人才計劃已收29萬份申請

    陳國基表示,首先是「起」,就是起動。隨着全球走出疫情,各地發展重新出發,招攬人才的工作也重新起動,為重振經濟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撐。在新起點上,香港貫徹創新突破,在2022年12月落實一系列「搶人才、留人才」的新措施,既優化多項現行的人才入境計劃,並針對高薪人才及世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推出全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陳國基指出,各項計劃推出以來,反應十分踴躍。到今年4月底,當局已經收到約29萬份申請,批出接近18萬宗,其中超過12萬名人才已經來到香港,遠超原定每年吸納35000名人才的目標。人才到來探索機遇,在金融、貿易、創科、專業服務等領域就業、創業,既有助香港經濟發展,也增強大灣區發展動能。

35.jpg

    (前排左起)廣東省港澳辦主任陳麗文、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陳國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杜敏琪,與各環節講者合照。政府新聞處

    下學年起專上院校非本地生限額提升至40%

    陳國基續指,第二是「承」,指的是傳承。除了招攬人才以外,香港也需要培養人才,鞏固優良的高等教育體系,並傳承下去。憑着良好的教育基建、優秀的科研人才,以及雄厚的研究實力,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五所百強大學的城市,教學質量在多項國際比較研究中位居前列。

    陳國基強調,政府會繼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由下個學年開始,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的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到40%。此外,將穩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的名額到每年400個,以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到香港進行研究。

    陳國基又指,同時,政府致力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經驗交流,推動香港與內地高等教育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都已經落戶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香港城市大學也正全力推進東莞校園的辦學籌備工作。

    逾1.9萬宗「一簽多行」簽證申請獲批

    陳國基說:「第三是『轉』,我稱之為人才流轉。」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的重要橋樑,全力推進人才「南下、北上」流轉。自去年10月起,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以在香港申請「北上」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不論國籍,只要來到香港工作或開辦業務,成為香港居民就可以享受有關便利,體現香港的獨特地位。到今年4月底,已經有超過19000宗「一簽多行」簽證申請獲批,有效期為2年或5年,反映政策廣受歡迎。

    陳國基表示,國家移民管理局自本周一開始,將持有商務簽注赴港人士的留港期限,由7天倍增至14天,並將「南下」人才簽注的適用範圍,由大灣區內地城市擴展到北京和上海。有關措施將更便利內地商貿人員到香港進行商務活動,並吸引更多內地人才到香港匯聚交流。

    大灣區城市簽合作備忘錄 加強為人才提供服務

    陳國基指出,最後是「合」,也就是合作。大灣區各城市的優勢和定位不同,合作空間廣闊。今年1月,廣東省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建立合作機制,促進兩地在人才培養、招攬、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36.jpg

    (後排左起)廣東省港澳辦主任陳麗文、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陳國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杜敏琪,見證廣東省9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前排中)與澳門特區政府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前排左五)共同簽訂《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合作備忘錄》。政府新聞處

    他說:「為了進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灣區「9+2」城市今天將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加強大灣區為人才提供的服務,營造一個更有利人才『落地生根』的環境。」

    陳國基對未來充滿信心,指香港與大灣區各兄弟城市將繼往開來,完善大灣區人才引進、培養、流動等方面的戰略布局,加快建設大灣區人才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圖:政府新聞處)

責任編輯:蔣璐 陳國基:共建人才高地需要具備「起、承、轉、合」四元素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