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國節能宣傳周正式拉開序幕,今年活動主題是「綠色轉型,節能攻堅」。作為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碳達峰試點城市以及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試點城市,深圳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走出了一條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新路徑。2023年,深圳萬元GDP能耗、水耗、碳排放強度分別降至全國平均水平的1/3、1/8、1/5,清潔能源裝機比重78.7%,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綠色轉型。
盛開的簕杜鵑,為城市道路橋樑增添繽紛色彩。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
聚力全面施策 綠色成果遍地「開花」
綠色作底色,發展才更有亮色。
落戶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出台全國首部綠色建築法規——綠色建築條例、聯合香港在全國率先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港口岸電設施數量、遠洋船舶岸電用電率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深圳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創建多個全國率先、全國首創、全國唯一,為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探索了「深圳經驗」。
綠色低碳交通格局不斷延伸。截至2023年底,深圳純電動貨車推廣規模已達13萬輛,其中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12.6萬輛,純電動泥頭車0.4萬輛,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全市新推廣新能源汽車23.2萬輛,滲透率達67.9%,保有量超97萬輛;建成充電樁超過28.7萬個,建成投用超級快充站161座、車網互動站70座、綜合能源補給站30座,規模居全國前列。
綠色建築全面推廣。2023年深圳新增綠色建築面積2539.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8%,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築68萬平方米,綠色建築總規模累計超1.9億平方米,上線全國首個建築領域碳排放監測與管理系統,已成為全國綠色建築建設規模、密度最大和獲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綠色建築創新獎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藍綠相融的高品質城市空間逐步形成。2023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佔比97.8%、同比提升5.7個百分點,居超大城市首位;開工建設4座水質淨化廠,新建、修復污水管網118公里,污水集中收集率84.7%,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76.0%;積極探索建立廢舊物資碳減排機制,新增廚餘垃圾處理能力1200噸/日、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能力616噸/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8.5%,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30.9%。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攝
科技創新引領 產業持續向「綠」前行
去年底,全國首批搭載了氫燃料電池系統的32噸勾臂式氫能生活垃圾轉運車,在南山區華僑城垃圾轉運站正式交付;今年3月,媽灣電廠升級改造氣電一期工程項目跨越關鍵節點,媽灣電廠220千伏升壓站220千伏3號、9號母線及4號啟備變啟動工作結束,反送電順利完成;同月,比亞迪第7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再度創下全球新紀錄。
深圳正積極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綠色動能」在深圳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深圳不斷強化清潔能源的能源增量主體地位,積極推動中海油深圳電廠升級改造、藏東南清潔電送深圳等項目開工建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78.7%;同時,打造新型電力系統,成立國內首家虛擬電廠管理中心,建成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台,合計接入容量超250萬千瓦,實時可調負荷達50萬千瓦,並基於全市域級、全自主可控、精細建模的統一時空信息平台(BIM/CIM),率先打造了國內首個電力充儲放一張網。
2023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機械人等7個產業集群實現兩位數增長,綠色低碳產業成為經濟新增長點。此外,工業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累計創建綠色製造示範稱號超200項,位居全國前列。
綠色發展動能澎湃,源於科技創新提供的關鍵支撐。在綠色技術基礎研究方面,深圳率先立法規定基礎研究資金投入不低於科研資金30%,累計立項基礎研究項目2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累計立項150餘項;在綠色平台建設方面,目前已累計建設新能源領域創新載體168個,節能環保領域創新載體81個,入圍國家能源局首批「賽馬爭先」創新平台2個,綠色創新載體數量全國領先。(深圳特區報記者 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