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ESG新視角】畢馬威中國:港應聚焦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產品

【ESG新視角】畢馬威中國:港應聚焦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產品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5-15 23:52:23 來源:香港商報網

企業積極投入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與取得融資息息相關,畢馬威中國「我們的影響力計劃」主管合夥人彭富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香港在綠色金融方面,應積極爭取創新,聚焦與金融科技及新興製造產業相關的綠色金融產品,藉此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協助內地企業轉型。

14cd0b6aa4722c4a371a204a14b09ba.jpg

「香港在ESG的定位離不開金融與科技,因此若要推動ESG,香港可擔當重要的角色。」彭富強表示,港府相當努力推動ESG,目的是要爭取世界認可,堅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他又認為,香港可透過協助「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實現「雙碳目標」。

ESG是企業介紹自己的「名片」

內地推動ESG發展方面,彭富強認為,國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E」(環境)層面的建設相當重要。「S」(社會)方面,「內地人口龐大,相對西方國家而言,『S』(社會)對內地同樣重要。」

關於企業如何更有效參與ESG,他認為,此並非單純滿足監管機構的要求,「而是在參與ESG的過程中,可認識ESG生態圈的朋友,幫助業務發展」。「對任何企業來說,ESG是一張介紹自己的『名片』」彭富強認為,企業必須面對環境轉變,包括讓ESG成為企業合規的一部分。

cb738dd2a1ad03d09dbdace3bc09cac.jpg

畢馬威中國在ESG的投入方面,彭富強介紹稱,目前已經制定政策,將員工參與公益活動的時間,計算入工時之內。彭富強希望,透過內部宣傳、培訓,提升員工對社會的責任感,「若要改變人,不應用說教的方式,而是應該用『軟的方法』,令員工從心而發」。

「由上而下」推動員工改變

目前畢馬威中國已經成立專責團隊,製作並發表公司的ESG年度報告。彭富強稱,該份年度報告為公司在ESG參與方面的「頂層設計」,除了檢視公司內部ESG的政策,畢馬威中國亦會就ESG提供顧問服務,包括協助企業在ESG的披露,協助制定ESG方面的戰略定位。

彭富強強調,畢馬威中國將以身作則,「由上而下」推動員工改變,「首先高級管理人員會帶頭,組織員工參與活動,讓員工從中得到啟發,由此帶來自豪感」。

呼籲員工少搭飛機 收取碳排放費用

全球暖化是每個企業均要面對的威脅,畢馬威中國「我們的影響力計劃」主管合夥人彭富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為了減碳,將在許可的情況下,減少員工出差時乘搭飛機。儘管在減碳的過程中可能增加成本,但相信有助於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達至成本效益最大化。

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動輒聘用以千計、甚至以萬計員工,日常營運中消耗大量能源,間接提升碳排放量。彭富強表示,企業運營的每個環節,包括每日開關燈、使用空調設備,及購置家具,都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有關,加上作為會計師事務所,「人多、工作亦多,因此要特意在內部減碳方面,實現內部減碳機制,並且積極對供應鏈及供應商制定策略,檢視公司的供應鏈是否符合減碳要求。」

設定內部減碳機制

「透過控制商務出差,及從供應鏈渠道入手減碳,是最可控的辦法。」彭富強指出,畢馬威中國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平日員工出差頻密,「因此要在可行的情況下,利用科技減少出差」。彭富強提到,過往員工出差時多數須乘搭飛機,「未來或改用視像會議,又或者改搭高鐵?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方向。」

自去年開始,畢馬威中國首次向員工設定內部「碳價格」,收取碳排放費用。彭富強表示,這是奉行用者自付原則,旨在令員工減少碳排放,「一方面減少員工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過收取相關費用,用於改善公司設施」。

頂圖:彭富強表示,香港應聚焦與金融科技及新興製造產業的綠色金融產品,藉此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協助內地企業轉型。記者 蔡啟文攝


責任編輯:林鏗泓 【ESG新視角】畢馬威中國:港應聚焦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產品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