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山東濱州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

山東濱州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5-17 21:21: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初夏五月,萬物繁茂。濱州,於綠意崢嶸、鮮花怒放中迎來了全國性教育盛會——第七屆家長大會的如約而至。

    從2016年在濱州舉行首屆中國家長節,到2018年更名為「中國家長大會」,再到2023年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回歸濱州並成為長期舉辦地,家長大會這一中國關工委「官辦」大會,成為濱州一年一度的保留「節目」。

    作為全國「家校社共育優秀實踐區」,濱州在家校社共育和家長教育領域先行先試、創新探索,形成黨委政府主導、教育部門主抓、專家團隊引領、教師先行示範、家長全員參與「五方共建」的家校社共育「濱州模式」。如今,這一改革模式正在全國125個縣市區的15000餘所學校、幼兒園及社區複製推廣。

    以家長大會長期「落戶」為契機,濱州正攜手各方力量,推進建設「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將其打造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學習交流平台和地標性活動品牌,為新形勢下全國家校社共育理論和實踐探索貢獻濱州智慧。

    蹚出「新路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家庭教育已經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

    濱州一直在爭做全國「家校社共育」實踐的倡導者、探索者和先行者,早在2014年就開始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被評為全國首批「家校社共育示範區」。

    這裏孵化了中國家長節、中國家長大會,這裏也誕生了家校社共育的「濱州模式」。作為一次「重塑教育理念、探索發展路徑」的有益實踐,從家長節到家長大會,助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關鍵機制逐步完善。濱州也成為全國矚目的「家校社共育」示範高地,為全國家長貢獻了如何為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智慧錦囊。

    2023年5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家長大會上,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指出,濱州市委、市政府在家庭教育工作上重視程度高、行動時間早、推進力度大、特色亮點多,為全省乃至全國家庭教育工作開了好頭,蹚出了路子,走在了前列。

    突破家長教育普遍缺少強有力組織領導的困境,濱州黨委高度重視、政府統籌指導,相繼成立全市家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打造家校社共育和家長教育新高地工作專班,出台了《濱州市家庭教育實驗工作實施方案》《濱州市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等頂層設計文件,設立家長教育專門經費用於教師和家長培訓,將家校社共育和家長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教育事業規劃。

    借中國家長大會的東風,在中國關工委指導下,濱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的戰略構想,並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2月,濱州市政府印發《關於推進「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建設實施意見》,提出建設「家校社共育」應用服務體系,營造「家校社共育」良好氛圍,加強「家校社共育」陣地建設,推動發展家庭教育產業,構建協同育人環境等五大主要任務,並將相關具體任務細化分解到10餘個部門。同時明確提出,探索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模式創新,以點帶面,示範帶動。市、縣兩級培育一批家長教育工作創新實踐基地,選樹一批家長教育工作典型,形成一批典型案例,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打造具有濱州特色的家長教育工作品牌。

    在北京三寬家長教育研究院院長蕭斌臣看來,「濱州模式」的成功,最為關鍵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和不遺餘力的支持。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對此濱州落到了實處。

1715950208430.png

    築牢「主陣地」

    「三寬」家長教育理念首倡者蕭斌臣,在經過長期調研後發現,相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長教育就是一塊自生自滅、靠天吃飯的荒地,然而這塊土地範圍大、分布廣、責任重要,因此急需開墾。

    家校社共育和家長教育作為相對新鮮事物,職責涉及多個部門。為築牢家校社共育改革「主陣地」,避免權責交叉不清、落實錯位缺位等問題,濱州市確立由教育部門統籌指導,將學校作為聯繫家長、推進家長教育的主陣地。

    市級教育部門規劃實施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兩個陣地」建設,全市400餘所中小學實現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的100%覆蓋,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家庭教育骨幹專家隊伍、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專業教師隊伍、有意願有特長的優秀家長隊伍「三支隊伍」,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為破解家長教育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科學化指導不強、課程資源偏弱等難題,濱州市與北京三寬教育研究院等專業機構開展長期合作,開設各類「家校共育大課堂」,提升家長教育實施的專業化程度。

    摸准家校社共育和家長教育領域缺少骨幹隊伍的症結,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教師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實施教師觀念重塑工程,集中培養一支既擅長教育教學、又精於家長教育的師資隊伍。組建市縣兩級「全環境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宣講團,圍繞家長教育理念、內容、方法等開展巡迴宣講和專題訓導,促成家校社高效互動。

    大力實施「家長成長工程」,突出「全員化」改善家長理念,「精準化」服務家長需求,「常態化」強化活動引領,發動家長深度融入家校社共育格局,靶向解決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的覆蓋面低、精準度低、實效性低的問題。從「合法家長」走向「合格家長」「優秀家長」,凝聚起協同育人格局中最前端、最關鍵、最廣大群體的正向力量,發揮出育人最大效應。

    全市各大中小學、幼兒園紛紛行動起來,結合實際開啟各自的創新路徑和特色實踐,促家校社共繪「同心圓」,助力孩子人生出彩,邁好人生不同階段的「台階」。

    陽信縣第四實驗中學針對校區位於城鄉結合地帶,生源結構多元,學生家長群體複雜的特點,深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着力打造「慧愛」家庭教育品牌。整合附近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級教育資源,定期交流研判各學段家庭教育現狀,謀劃各學段家庭教育策略,制定不同學段家庭教育能力合格認證和星級認證方案。學校把家校社共育列入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成立了校長任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組建家庭教育專家團隊,高標準打造家長學校,並積極開拓家庭教育活動平台,影響、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濱州職業學院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優勢,以學生健康成長為中心,以心理學專業為依托,以課題、課程、活動、服務、基地為載體,強化家庭教育意識,拓寬家庭教育途徑。《家庭教育之與孩子「做朋友》《做智慧家長》》等10門課程入選2022年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社區教育「能者為師」系列特色課程首批推介名單。

1715950247978.png

    共繪「同心圓」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而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看來,「家校社共育」的目標是讓孩子健康、幸福地生活,如果孩子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他們的成長將是脆弱的。

    聚沙成塔,協同育人。在黨政高效統籌下,濱州教育、關工委、婦聯等部門通力協作、各負其責,一體化開展家長教育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景區、進家庭等活動,協同育人領導機制和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在此過程中,各級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結合各自職責和專長,不斷探索實用、有效、易接受的方式路徑,助力家庭教育開展,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

    市關工委在全省成立首家市青少年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組織「五老」進校園開展「菜單式」宣講,積極引導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權益保護。實施「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開展「濱濱有愛,關護未來」系列公益活動,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針對老年大學學員如何應對隔代教育工作的困惑,不斷豐富課程體系,開展隔代教育專題等,讓老年學員掌握現代育兒知識,在家庭教育中發揮能動性。

    市檢察機關以打造適合未成年人成長健康生態為目標,積極開展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組建家庭教育指導隊伍,為涉案未成年人家長提供定向家庭教育指導的同時,開展普惠式家庭教育活動,每月在社區開辦「家長沙龍」,常態化向群眾普及《家庭教育促進法》和家庭教育科學知識。

    市民政局堅持「兒童利益優先」原則,統籌做好全市近3000名困境留守兒童及其家庭的福利保障和權益保護工作。針對困境兒童家庭存在醫療救治及教育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全年精準實施「明天計劃」「護佑健康」「接力助學」「築夢添翼」等一批孤困兒童助醫助學助康項目,每年支出300餘萬元保障近2000名孤困兒童幸福成長。

    濱州積極弘揚注重家教的優良傳統,實施「百千萬家庭共成長計劃」,開展常態化「最美家庭」尋找等一系列活動,曬出「最美家風」,傳播「最美家訓」,爭做「最美家庭」。濱州市還是全省首個由編辦正式批複成立市級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並明確工作職責的地級市。

    市婦聯探索構建起以黨建為統領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織密織牢群眾推門可見、服務可感、疑惑可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網絡,打通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的「最後一公里」。開展「德潤濱州」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宣講、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等300餘場次,選樹最美家庭、教子有方家庭等典型家庭1.5萬餘個。實施「智慧父母課程」點單式配送,以「線下路演、線上點課」方式,遴選家庭教育優質課,免費配送到基層。

    今天,從濱州出發的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已走過9載歷程。在2016年首屆中國家長節閉幕式上,中國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陳江旗表示,中國家長節讓中國乃至世界重新認識了一個注重教育事業發展的濱州,這是一次群賢畢至,大咖雲集的國際教育盛會,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濱州的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家長。同時,在全國範圍內也必然會對家庭教育這個熱點話題提供有益的參考。(記者 孫珂 通訊員 李淑霞 張玉婷 楊萌)

責任編輯:林梓琦 山東濱州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