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2024年邵逸夫獎4科學家獲獎 11月12日舉行頒獎典禮

2024年邵逸夫獎4科學家獲獎 11月12日舉行頒獎典禮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21 19:32:14 來源:香港商報網

    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暨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及2名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和程伯中今日(21日)公布2024年度邵逸夫獎得獎結果。其中,天文學獎頒予印度出生的史里尼瓦斯·庫爾卡尼,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頒予馬來西亞出生的鄧瑞麗和美國曼哈頓出生的斯圖爾特·奧金,數學科學獎則頒予南非出生的彼得·薩納克。

    2024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斯科特·特里梅因表示,史里尼瓦斯·庫爾卡尼在構思和領導帕洛馬瞬變工廠和史維基瞬變探測器上成就卓越,兩項都是具有特別用途的全自動普查,這些普及的所有結果在事件發生後數分鐘向其他天文學家及普羅大眾公布,是出色例子展現跨越國界的科學民主化。斯科特?特里梅因認為庫爾卡尼的工作揭示各種各樣瞬變天體的本質、特性與物理過程,及由此探索物理基本定律,其領域之廣包括元素合成以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29.jpg

    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暨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左)和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記者 崔俊良攝

    2024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邦妮·巴斯勒指出,鄧瑞麗和斯圖爾特·奧金的發現開發出治療鐮狀紅血球疾病與乙型地中海貧血的療法,這些血液疾病影響全球超過2000萬人。鄧瑞麗的發現是針對一種名為BCL11A的基因進行干預,有可能是激活胎兒血紅蛋白產生的一種方法,以此對抗鐮狀紅血球貧血症和乙型地中海貧血症。奧金則確定一組基因序列,當使用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老鼠血液幹細胞刪除該位點時,能減少BCL11A製造,重新啟動胎兒血紅蛋白產生,而治癒疾病。兩種鐮狀紅血球疾病療法已獲批,根據鄧瑞麗和斯圖爾特?奧金的發現製造,其中一項是史上首項獲批使用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療法,兩人工作展示基礎研究、疾病研究與轉化醫學如何推動拯救生命的變革性療法發展。

    2024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伊蓮·埃斯諾指,彼得·薩納克率先開展在薄群軌道生成的稀疏子集中尋找多項式殆素數值的研究。薩納克預見到一個薄群中的有限商群的擴展特性可用於產生殆素數,從而發展出仿射篩法。其獨特遠見開啟廣泛研究項目,將數論、組合學、分析學、動力學、幾何學與譜理論融為一體。

30.jpg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合照。記者 崔俊良攝

    陳偉儀解釋,使用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沒有道德上問題,因編輯的基因不會由一代傳給另一代,於當代便會結束。鐮狀紅血球疾病因紅血球變扁變硬,未能通過微絲血管下會出現嚴重貧血和疼痛,大多數患者是黑種人。現時乙型地中海貧血症會以換血方式治療,但換血太多並不理想,新方法可減省換血副作用。

    楊綱凱表示,有思考「邵逸夫獎」有其他獎項,確實計劃仍拭目以待。他點出鄧瑞麗是馬來西亞籍女性華人,「邵逸夫獎」與「諾貝爾獎」的評判組成並不一樣,前者評審委員是全世界,希望於世界性、國際性做得比較好,後者評審委員全部為瑞典人,按定義是瑞典皇家學院會員。他理解很多人查詢「邵逸夫獎」會否有更多東方科學家得主,惟得獎的分配很多時會反映40年前科學工作的分布,當中有時間差。程伯中相信歷屆的遴選過程中,國籍、性別以至宗教從來都不是遴選委員會考慮之列。

    「邵逸夫獎」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今年為第21屆頒發,頒獎典禮定於11月12日舉行。

    頂圖:(左起)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程伯中、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暨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及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公布2024年度邵逸夫獎得獎結果。記者 崔俊良攝

31.jpg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與董事會成員合照。記者 崔俊良攝

責任編輯:蔣璐 2024年邵逸夫獎4科學家獲獎 11月12日舉行頒獎典禮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