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覺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覺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23 16:53:1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你了解深圳嗎?

你是否真的從歷史書籍和地球儀上尋找過它,用無人機鳥瞰它,或者站在人頭攢動的街道,伸直了脖子,眺望過它蜿蜒曲折的天際線?

從地理位置看,深圳在鹹淡水交匯處,有山有海有濕地河流,生態資源異常豐富;深圳處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地帶,又是中國南方的海陸空樞紐,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有天然的經濟貿易優勢;深圳背靠大陸,面朝大海,鏈接着中國與世界,也鏈接了過去和未來,是這片大陸對外開放的窗口,更是這個古老文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沿。

若從物質文明角度梳理這座新興城市的歷史,會收穫諸多成果與讚譽。如發軔於蛇口的「前港-中區-後城」模式孵育了天然良港、大國重器,並奠定了海洋城市的格局;先進的高樓建造技術和道橋設計規劃構築了現代立體城市與物流中心,更開啟了「深圳速度」;科學的發展理念解決了超大型城市的綠色發展、和諧發展難題,並設計出「山海連城、通達和美」的秀麗景觀;市場經濟的信念、信息技術的涌動、智慧城市的管理,讓這裏成為世界級先鋒企業及實驗室的孵化場所……

自然環境和時代際遇是深圳的天然稟賦,但我們去了解一座城市的時候,不能止於對它的物質外殼產生崇敬,更要嘗試去觸摸它澎湃不息的脈搏和生機盎然的內心。

因為一切都是新的,會讓深圳這座城市充滿想象力,這裏有新的文化生態,孕育了新的城市文學,沸騰着新的科技夢想。深圳之新恰恰在於很難被定義,如同一百年前新文化運動時的北京大學,身置歷史當中,也許無法準確預測它的未來、它的方向,但因為海納百川而欣欣向榮。將「深圳」想象成一個人,一個由鋼筋水泥、山川草木和億萬生靈共同構成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也有靈魂,他(她)英姿勃發、充滿力量,此刻正處於一個文化自覺和覺醒的關鍵點上!

2023年3月,春意盎然,深圳原創舞劇《詠春》開啟全國巡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口碑票房雙豐收、出圈出海創新篇。《詠春》的成功更像是拉開了深圳文藝作品抵達世界舞台中央的序幕,並對這座城市的文化生態形成了鮮明的昭示、啟發和推動作用。它將個體奮鬥故事與時代風貌相結合,精妙舞蹈藝術和炫酷舞台技術相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與國際化敘事語言相合,從故事框架到人物細節處處都體現着鮮明的深圳風格。

什麼是深圳風格?那就是作品所運用的表達形式,所囊括的文化元素,所張揚的藝術風格,實現了科技加人文的蝶變,傳統與前沿的交融,中國和世界的競艷。

蝶變:科技加人文

與《詠春》的傳統文化題材大相徑庭,舞劇《深AI你》呈現出深圳另一重新的藝術維度。作為全國首部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原創舞劇,2023年《深AI你》全國巡演,反響熱烈,並亮相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式。觀看了演出的外國友人盛讚《深AI你》是「用藝術化的手段表現科幻文學、科幻想象,簡直太迷人了,」讓深圳這座城市「極具科幻氣質」。

事實上,由深圳人所創造的,以「科技+人文」為題材的爆款文藝作品,並不僅限於舞台藝術。深圳從2023年開始每年推出一部視覺形象片,用前衛的影像系統闡釋特區精神,並且在新媒體平台廣泛傳播。

2023年,在深圳設計周開幕式上首映的《敢闖敢試》,雖然時長不到三分鐘,卻達到了破圈而出的傳播效果,非常準確鮮活地闡釋和張揚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精神,有讓人熟悉的深圳元素,又有讓人非常震撼的科幻表達,最重要的是展開了對一座城市的未來想象。

2024年的深圳城市形象片《敢為人先》,也只有三分多鐘,通過講述一個富有溫情的追夢故事,用開拓者、搏擊者、創新者這樣的「人設」,象徵深圳的「城設」。放棄傳統城市形象片「信息+景觀」的表達模式,而是以抒情、夢幻、寫意的視覺語言,讓億萬人領略到了深圳人深圳城深圳情深圳夢深圳故事的非凡魅力。

深圳是一座以科技造夢的城市,難得的是從政府到民間都能夠以包容開放的心態面對新的科技發展、新的媒體傳播和新的藝術表達,並予以熱切呼應,從而孕育出讓海內外受眾都願意去共情和分享的新文藝作品。在這個人工智能、數據共享、萬物互聯、仰望太空的時代,或許只有深圳人清晰地認知到必須打破學科的壁壘與藩籬,以更敏銳更誠懇的態度去面對改變、包容創新,從而締造自身的「新科技話語」,實現未來的新科技夢想。

交融:前沿與傳統

2023年,深圳科幻作家海漄摘取了雨果獎的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引發海內外熱議,並讓人們對深圳格外關注。近幾年來,地處中國東南前沿的深圳正在成為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城市及地處西南腹地的成都、重慶之外,最受科幻作家們歡迎的科幻重鎮。陳楸帆、張冉等海內外知名的科幻作家曾在此居住,劉洋、吳岩等學者型作家在此任教。深圳未來主義的建築風格、高新科技的企業園區和實驗室、寬鬆開放的文化環境以及便利舒適的城市生活都為他們提供了創作靈感與物質條件。深圳依山傍海的自然環境還孕育出了《深圳自然筆記》《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等屢獲國內外獎項的自然科普類圖書。能夠支撐這些前沿的創作和出版事業進行下去、甚至蓬勃發展,職業化的專家團隊、出版團隊,高度成熟的市場和受眾,每一項因素都不可或缺。

當鄧一光、吳君、蔡東、王國華等「文學深軍」開拓「新城市文學」疆域的時候,近年來深圳的諸多文藝批評家更是在國內文化領域露出崢嶸,如於愛成、湯奇雲等理性思辨的學術評論,王樽、田歡等詩意靈動的影視評論,周思明、唐小林等筆鋒犀利的文學評論,皆在攪動着一池春水。

頗令人驚嘆的是深圳湧現出諸多傳統文化的研究者、評論者和傳播者。如王國猛闡幽探賾、雅致厚重的學術性散文,許石林情理兼沛、筆意尖新的雜文評論……既具有專業性,又具有傳播價值,恰恰是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是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所以能夠讓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潮起來」「火起來」「傳起來」。

在最前沿最現代化的深圳卻有最地道的傳統文化,就好比位於市中心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飛來了珍稀候鳥,恰恰象徵着深圳這座城市在文化生態上的多樣性、豐富性、開放性,並因此讓文藝創作煥發出勃勃生機。

競艷:中國和世界

2023年,由深圳出品的電視劇《青春之城》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段播出——「青春之城」成為年輕深圳的「名片」。

電視劇《青春之城》聚焦風雲激盪的改革開放大時代,讓個體命運、城市命運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展現了深圳青春之城、夢想之都的鮮明氣質。當下的繽紛生活就是未來的厚重歷史,熱絡的人間煙火最能夠承載感動與鄉愁。從奮鬥者、創業者和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之中挖掘有價值的城市故事,將本土文化符號巧妙提煉,借鑑既國際化又具貼近性的表達形式,從而建立起海內外觀眾對深圳故事、中國故事的真實感知。

若從大歷史角度理解深圳文藝創作的時代背景:其一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其二是整個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高歌猛進的城市化、現代化浪潮。所謂的城市化與現代化,不僅僅是創建了現代工業、企業、物流和現代立體城市的城市景觀與物質文明,其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和現代化,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各種矛盾、問題、困境和糾結,也必然孕育着新的夢想、希望和可能性。這是中國的命題,亦是人類的課題。

深圳是中國的試驗田,中國則是為世界探索新的道路,深圳的文藝創作者正是在為人類發現新問題、討論新辦法、建構新夢想,並紀錄城市新的歷史。

在《青春之城》大獲成功之外,電影《鄧小平小道》、《奇蹟·笨小孩》等改革開放歷史和現實題材的作品亦摘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吾城吾歌」——新時代城市民謠歌匯,組織了10場歌會、聯動27城、近50組民謠歌手、近5萬名觀眾參加,將深圳打造成為中國民謠新高地,激發着現代城市的活力。正在舉辦中的文博會,則致力於將一個文化貿易的展會升級為文藝溝通交流交易的平台;從深圳發端的文博會,成為中國和世界所有文藝創作者、文化傳播者交流、競艷的舞台。

優質的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雖聚焦於城市,扎根於本土,卻能夠探尋傳統、關注現實、擁抱未來,兼具個體與時代的視野,突破城市與世界的邊界,呈現出每一座城市的歷史之美、生活之美,科技之美、自然之美,讓讀者、觀眾、受眾、用戶和顧客了解自身的精神血脈,讓城市的文化底蘊釋放光彩,凝聚「深圳認同」,展露「世界胸懷」。

這正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自覺,更是向我們昭示了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我們是為了未來而創作,我們是在創造新的文藝可能性,也將創造新的城市敘事。這裏有許多鮮活的故事值得探索,深圳人也需要讓更廣闊的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作者: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汪洋)

頂圖圖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呂馨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覺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