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惠州市擬收購庫存商品房  開發企業或將迎來清庫存解套良機

惠州市擬收購庫存商品房 開發企業或將迎來清庫存解套良機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6-17 16:37:0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17日,惠州市住建局對外發布《關於徵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以下稱《公告》),《公告》稱,惠州擬由政府選定的專業化國有企業作為收購主體,以合理價格收購該市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意味着政府收購商品房行動在惠州正式啟動,開發企業或將迎來清庫存解套良機。

房產要求120平米內,權屬清晰

該《公告》解釋,此舉主要是統籌消化存量房地產和優化增量住房,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工作思路,「市場化、法治化」和雙方自願原則,擬由惠州市政府選定的專業化國有企業作為收購主體,在惠州行政區域徵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根據《公告》,徵集房源為市域內7個縣(區)中心區域內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房源。優先選取整棟或整單元未售、可實現封閉管理的樓棟項目。需滿足資產負債和法律關係清晰、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明、面積小於120平方米、房源權屬清晰可交易等條件。

該公告還規定,房源所屬項目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滿足一定車位配比。

惠州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解釋稱,符合條件的開發企業,首先要根據企業的情況,進行申報,然後住建局根據每個縣區的情況,進行分批審核,還要考慮惠州每個縣區對保障性住房的需求,財政的承載能力等。這個公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摸底。

參與徵集企業需要提供企業營業執照、資質證書(複印件);項目竣工驗收備案證明;參與徵集房源明細表;法定代表人證明及身份證原件或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及委託代理人身份證原件;提供資產負債和法律關係說明。還要求以上資料均需加蓋項目公章。

《公告》明確,徵集時間為期一個月(2024年6月17日-2024年7月17日)。

收購價格成為惠州房企關注的焦點

根據2024年惠州住建局相關工作規劃,該市今年要開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95套,新增籌集公共租賃住房35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5000套,按上述數據統計,惠州2024年要新增保障性住房7445套。

惠州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惠州此次擬收購商品房主要是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對於房企關注的收購商品房價格標準體系,是下一步的工作,目前主要是對相關情況進行摸底。

惠州資深地產策劃人胡光宇對此認為,除去該市各縣區已經在執行落實的保障性住房項目,2024年惠州市場還有批量的保障房項目,或能通過收購市場上存量商品房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價格能匹配企業的需求,肯定能解決一小部分的開發商資金問題和高庫存問題。

對此,業界人士認為,收購價格是企業重點考慮的原因。該人士稱,政府收購商品房作為保障房理論上是好事,但對房企而言,主要看價格,公告說合理價格收購,這個價格體系的認定標準是否清晰透明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該該人士續稱,《公告》稱價格參照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價格為參考上限,這個說法比較模糊,周邊沒有保障性住房又符合條件的樓盤怎麼參考,另外開發企業的商品房給保障性住房的成本,原本就無法在同一緯度進行參考。

惠州某房地產項目營銷經理則認為,如果收購的價格能以市場價格為基準,再打折的話可能效果會更好。定價的背後,還有被收購主體的意願,如果折扣太大,開發企業的意願就會降低。此外,參考保障房定價提議,意味着收購是比市場可能更低的定價,需要項目對未來降價有更高的風險抵抗能力,可能會直接引發前期業主的強烈反彈。

對後續當地房企去庫存增強信心等都有積極作用

記者注意到,惠州發布《關於徵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此次惠州政策具有積極導向,進一步說明各地近期陸續開展以購代建的工作。惠州明確在近一個月內開發商可以諮詢和辦理相關業務,也說明通過此類徵集的方式,既摸清市場也更好助力房企去庫存工作。在此次提及的房源標準和全國各地的標準是相似的。但惠州明確單套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的物業可以參與試點,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此類戶型的去庫存。

同時,惠州積極去庫存,對於房企的資金狀況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相關房企也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積極主動推進相關工作。同時客觀上通過此類以購代建,對於後續當地房企去庫存增強信心等都有積極的作用。(記者 盧偉)

頂圖:惠州某小區

責任編輯:呂馨 惠州市擬收購庫存商品房  開發企業或將迎來清庫存解套良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