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6-17 22:03:21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14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省海峽兩岸高校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暨海峽兩岸中醫藥青年人才論壇在廈門隆重召開。該會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24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的一項配套活動。

    來自海峽兩岸中醫藥界的近300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兩岸中醫藥創新發展大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陸建偉,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王颺,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黃昱,福建省海峽兩岸高校交流促進會會長羅螢,福建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林生、校長李燦東,廈門醫學院校長林羽,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特聘教授、顧問醫師孫茂峰,台灣弘光科技大學副校長胡庭禎,台灣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林文泉,台灣中華全方位養生協會會長黃三德,長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洪峰,福建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蘇友新,廈門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林輝,漳州衛生職業學院校長何堅,上海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楊永清,福建省中醫藥學會閩台中醫藥文化交流分會主委高嘉駿等領導嘉賓出席此次大會。

    林生在致歡迎詞時表示,福建中醫藥大學長期發揮中醫藥文化紐帶作用,充分挖掘長期積累的對台中醫藥合作資源和優勢,大力推進對台中醫藥教育和交流合作,現已形成多元化的對台教育格局,為推動海峽兩岸中醫藥交流發揮着重要力量。

    王國辰副會長希望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加強中醫藥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加快推動中醫藥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展示和推廣中醫藥的時代價值。

    羅螢會長對本次研討會的主題之豐富表示了讃賞,並提出了五個願景,一願海峽兩岸交流更穩,二願海峽兩岸融合更深,三願海峽兩岸合作更廣,四願海峽兩岸福祉更實,五願海峽兩岸未來更好。

    黃昱副主任表示,福建與台灣,中醫藥同根同源,一脈相承。近年來,福建持續辦好海峽論壇、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中國泉州東南亞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青年聯歡節、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等兩岸交流的品牌活動,以通促融,以會促融,以情促融,持續深化兩岸中醫藥交流。

    陸建偉司長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促進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與2012年相比,十年間,中醫類別的職業包括助理醫師的數量增長了1.8倍,有力地支撐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此次研討會上共有15位兩岸專家學者圍繞「促進融合發展·共創綿長福祉」主題,就中醫藥科技創新、智慧中醫技術研發與應用、中藥靶向治療技術、情志因素促進大腸癌發生發展與中醫藥防治、中醫傳統功法與主動康復、內經臨證概述、中醫藥在重大疾病方面的作用、台灣中醫居家及長照領域的運用等議題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討和交流。

    專家學者們重點探討了如何提高中醫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中醫藥向精準化、個性化治療邁進。此外,台灣在中醫居家及長照領域的豐富經驗,對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據了解,福建中醫藥大學是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的倡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同時也是中醫藥發展的獲益者。從1988年在內地最早舉辦首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會以來,至今已舉辦了15屆,得到相關部門及兩岸中醫藥行業人士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研討會打開了兩岸中醫藥學術常態交流的大門,通過共同尋找兩岸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促進兩岸產、學、研全方面深度融合發展,為中醫藥事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為兩岸人民帶來更多的健康福音。(劉雲)

責任編輯:嚴燕紅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