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珠海江門進入「1小時經濟圈」——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提速成勢

珠海江門進入「1小時經濟圈」——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提速成勢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6-23 14:44:3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jpg

鋼鐵巨龍騰灣區,長虹臥波架通途。俯瞰粵港澳大灣區,一座座跨海超級工程正成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的重要紐帶,加速推動區域一體化。

近日,連通珠海和江門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實現全線貫通,今年底將建成通車。連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也通過了交工驗收,即將正式通車。這兩座超級工程與已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了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由此跑出了「1小時經濟圈」加速度。

可以想見,一個全新的、協同的珠西,將加速崛起,在「再造一個新廣東」征途上,城鄉、區域發展更協調。

「小蠻腰」撐起大工程

6月以來,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建設好消息不斷傳來。6月19日,隨着最後一榀鋼箱樑焊接完成,黃茅海大橋成功合龍,標誌着連接廣東江門和珠海兩市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全線貫通。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開工建設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項目路線全長約31公里,海域段長度約15公里,設置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2座主橋,其中高欄港大橋已於今年3月20日合龍。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朱超介紹,建設者歷時9個月,在氣候多變的黃茅海海域「穿針引線」,克服了通航安全、颱風防禦、特殊梁段安裝等諸多施工風險和技術難題,最終實現黃茅海大橋的合龍偏差在2毫米以內。

據介紹,黃茅海大橋在設計時,創新性採用了「小蠻腰」的獨柱異形索塔。針對索塔施工精度控制難題,建設者通過自主研發百噸級索塔節段鋼筋骨架整體吊裝技術及雙層可調吊具等舉措,控制對接誤差,每節異形索塔施工由12天縮短至6天,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就在黃茅海大橋成功合龍的前兩天,另一超級工程也取得重要進展。6月16日,深中通道通過交工驗收,標誌着這座歷經7年前期籌備、7年艱苦建設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工程質量通過「大考」。

深中通道是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全長約24公里,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零丁洋里嘆零丁」。在茫茫伶仃洋上,建一座超級工程,談何容易!穿越11條斷裂構造帶、徑流量大回淤嚴重、地處颱風頻發區施工安全保障難度大、穿越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通航安全風險高、高鹽高濕環境對懸索橋主纜腐蝕疲勞難題如何破……擺在建設者們面前的,是一長串的難題和挑戰。

長風破浪會有時。建設者們迎難而上,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跨海工程之最,全力推行工業化建造和智能建造,研發形成了超高強主纜鋼絲索股等15項世界首創的核心材料、關鍵技術和大國重器。深中通道項目還系統革新了離岸海中超大跨徑懸索橋建造技術、外海超大尺度沉管管節浮運安裝工藝等,形成了「一流技術」。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宋神友說,在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隧道、世界最大跨徑離岸海中懸索橋、世界首例水下樞紐互通立交等領域,取得5項突破引領性的「深中質量」,培育了一批素質優良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建設人才梯隊和創新團隊,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提供了廣東經驗和中國方案。

珠海江門進入「1小時經濟圈」

作為一條屏障,珠江口深刻影響了東西兩岸城市群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路徑。「天塹變通途」的超級工程讓兩岸城市群的連接越織越密,為兩岸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3.jpg

跨越伶仃洋的深中通道。(廣東省交通集團供圖)

作為超級工程建設單位,廣東省交通集團董事長鄧小華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深中通道自構思設計階段便肩負着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更好連接、融合的重要使命。隨着深中通道的通車在即,珠江口「黃金內灣」的「含金量」將大大提升,給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格局帶來深刻影響。

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後,深圳、中山之間的車程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內,兩地攜手進入「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深中通道的通車,不僅大大方便兩地居民的出行,更將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通「江」達「海」。黃茅海跨海通道今年底建成通車後,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此,江門和珠海將進入「1小時經濟生活圈」,全程高速,無需繞行。它還將加強珠海乃至粵港澳地區的產業轉移,拉動江門台山及粵西地區的經濟發展,完善粵西產業布局。

黃茅海通道還將接駁港珠澳大橋,連接西部沿海高速,在廣東省內正式形成一條沿海經濟大動脈,提高粵西地區跟珠三角地區居民的生活往來。這一通道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化發展進程,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飛鳴說,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超級工程是廣東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生動寫照。它們的建成通車將徹底改變珠江口整體路網格局,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東將以新質生產力提升路網通達能力及服務效能,推動深中通道沿線及周邊區域高速路網進一步完善通暢,為大灣區發展提供高效安全的『硬聯通』支撐。」

「大橋經濟」創造發展新機遇

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在縮短,而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加速。

珠海,廣東省定位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隨着「百千萬工程」的推進,一系列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協同發展新規劃披露、新動作落地,珠西戰略效應正在顯現。

當前,珠江西岸的大港口、大石化、大裝備、大工業將躍升為未來全省增長的重要動力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支撐正逢其時。

珠海市委書記陳勇說,珠海將自覺承擔起珠西戰略啟動點的核心重任,在牽引珠西、粵西地區發展擔起「頭雁」責任,激活「雁陣效應」,在帶動珠江西岸片區加快發展中發揮核心和主導作用。

作為中國僑都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江門市也伴隨着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的建成,迎來「大橋經濟」窗口期、黃金期。

江門陸地面積占大灣區1/6,擁有廣東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大型產業集聚區。

「裝備製造企業有些環節不適合上樓,只能找土地資源空間充足的地方」,深圳志奮領科技公司銷售總監唐善斌表示,「江門建設『一樓工廠』有優勢」。同樣來自深圳的利和興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宜潘也看中了這種優勢:「我們研發總部在深圳,生產在江門,非常便捷,這是一種共享共贏的模式。」

交通暢則百業旺。江門市鶴山珠西國際物流中心正向着「賣全球、買全球」國際物流樞紐目標加速邁進。「近年來,我們推動江門北站延伸港口功能,運行到深圳鹽田、廣州南沙、珠海高欄的鐵水聯運班列,常態化運營中歐等國際貨運班列,開啟珠三角西翼與歐洲、東盟經貿往來的陸路新通道。」江門市珠西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潘志遠說。

赤坎華僑古鎮,完整保留着680多座華僑出資、設計的百年騎樓,是我國唯一的華僑主題古鎮,開平碉樓與村落是廣東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這兩個項目的執行總裁徐飛表示,隨着深中通道和黃茅海通道的建成,更加有利於香港、澳門及大灣區東部遊客,領略到赤坎華僑古鎮和開平碉樓等一批大灣區中西部優秀文化旅遊精品,促進大灣區內部的交流與融合。「現在赤坎的港澳遊客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中西融合騎樓和碉樓的故事,進一步加深對華僑文化和嶺南文化的認識,進一步認識中國僑鄉江門。」徐飛說。

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表示,江門有門類齊全的產業基礎,豐富獨特的僑務資源,比較優勢正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分享更多大灣區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紅利。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凱星 葉前 田建川)

來源:6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

頂圖:黃茅海大橋最後一片鋼箱樑吊裝現場。(廣東省交通集團供圖)

責任編輯:鄭嬋娟 珠海江門進入「1小時經濟圈」——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提速成勢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