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健康】認識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新一代治療方法

【健康】認識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新一代治療方法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6-26 18:57:0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記者、部分圖片:Karena)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淋)是一種淋巴性增生疾患,由於患者體內不正常的淋巴球過度增生,其疾病發展緩慢,屬於較和緩的血液惡性疾病。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講解「慢淋」的成因、徵狀、治療方法,指出新一代BTK抑制劑療效顯著,副作用亦較少,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4752365_m.JPG

慢性淋巴球白血病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發病率較高。

    慢淋是白血病的一種,佔整體白血病個案25%,根據醫管局資料顯示,在2021年香港白血病新症數目共有721人,每10萬人中發病率為9.7人。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表示:「慢淋的成因是惡性B淋巴細胞於骨髓中間被佔據,然後由骨髓蔓延至血液中。骨髓內健康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增長空間被惡性B淋巴細胞佔據,造成貧血和容易出血等問題。慢淋常見的症狀包括頸部、腋下和腹部淋巴結腫脹、腹部飽滯感、肋骨下方疼痛或腫脹、身體無力和長期倦怠、發燒和容易感染、夜間盜汗、出現瘀青和體重下降。除先天基因外,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亦會引起慢淋,其治療難度更高。」

 IMG_2693.JPG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表示,白血病是源自骨髓的一種惡性疾病,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治療方法

    大部分慢淋患者初期沒有症狀,需要經過血液及骨髓測試才能確診,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化學治療、單克隆抗體療法及標靶治療,新一代 BTK抑制劑屬於標靶治療,廖醫生解釋:「化學治療對身體損害大,年紀大患者難以承受。單克隆抗體療法針對慢淋細胞獨有的蛋白質CD20,以輸液方式注入病人體內作治療。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是一種蛋白質分子,為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用作阻止蛋白激酶的活動,導致白血病細胞分裂,阻止癌化細胞過度增生。臨床試驗發現新一代BTK抑制劑與傳統BTK抑制劑相比,能有效減少惡化和死亡的風險近三分一,對較難醫治的染色體缺失或復發患者,重症及死亡率亦減少47%。新一代BTK療效優於化學治療,其中惡化和死亡風險有效減少超過五成。新一代抑制劑仍有機會引致副作用,例如感染、皮膚紅疹、心律不正或出血風險等,臨床試驗發現其心臟疾病的發生率比傳統藥物更低。」

 3862136_m.jpg

慢淋患者晚上即使處於冷氣空間亦會大量出汗。

    以支援慢淋病友為宗旨的柏臻慈善信託,其創辦人張榮峰分享親人患病的經歷,他表示︰「家人在3至4年前患病,我才開始了解該病並成立該慈善機構。家人在疫情時確診慢淋,那時家人頸上長出乒乓球大小的腫瘤,坐下時感到肚子兩側下端有硬體,使用傳統藥物治療後病情受到控制,但有出現胸口痛的副作用,使用新藥後感覺副作用減少。慢淋通常無法治癒且生長緩慢,需要長時間治理,令患者經濟、心理負擔增加。與許多癌症一樣,慢淋有可能對治療產生抗藥性。希望醫管局盡快將新一代BTK抑制劑納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藥物。」

IMG_2719.JPG

柏臻慈善信託創辦人張榮峰表示,市民對白血病認知不深,建議患者與照顧者多了解相關資訊,保持樂觀心情。


責任編輯:副刊 【健康】認識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新一代治療方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