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點半,家住城區陽光盛景園的翟女士抱着小女兒來到小區門口,跟其他家長一起等待放學回家的孩子。一會兒工夫,滿載學生的定製公交便穩穩地停在了小區門口。「有了這個定製公交,我們家長可省心多了!」說起定製公交助學專線,在場的家長們都交口稱讚。
小公交、大民生。運行於濟寧市主城區各學校與小區之間的「助學公交」,成為萬餘名學生暢安出行的堅強後盾。96條線路、139輛「助學公交」當起了「擺渡者」,不僅實現了從學校到家門口的零距離接駁,解決了家長接送問題,減輕了家長的人力、財力支出,而且有效緩解了長期以來學校周邊道路擁堵問題、保障了學生路途中的安全問題,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讚譽,成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每停靠一個站點,學生們刷臉驗證、有序上車,與此同時家長也會收到一條孩子已安全上車的手機信息。為保證線路運營中,學生上下車和車輛運營秩序維持及車輛安全,還選聘了專業安保人員作為隨車安全員,並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尤其加強人員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據悉,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發布《2022-2023年度城市交通低碳榜樣單位》入選案例,全國共評選出13個城市綠色交通領域案例,濟寧市的《助學公交引領綠色出行新風尚》名列其中。
在濟寧,每天有1000多輛公交車在運營,有幾十萬人在乘坐公交出行。連續多年,在濟寧主城區和兗州區實行早晚高峰時段免費乘公交政策,降低群眾早晚高峰通勤成本,並據此優化調整常規公交線路13條,新開公交線路4條,城區公交線網布局更加合理,層次更加明晰,公交通達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切實方便市民公交出行。大家都說,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不僅有免費的公交可以乘坐,而且還有公交車道的暢通無阻,真是省心省力!
民生無小事,民事不可緩。越來越多的市民還發現,那些散落於城市角落裡的邊角地、閑置地「華麗轉身」,成為轉角就能遇見的「美和安逸」。近年來,濟寧市高度重視口袋公園建設,將其作為政府「民生實事」之一,圍繞打造公園城市,充分整合利用城市閑置空間資源,科學謀劃、深入研究,打造了一批群眾看得見、用得上的口袋公園。不僅如此,在口袋公園實施過程中,濟寧市更加註重其功能性與實用性,根據不同路段的地理位置、特點以及周邊居民需求,通過設定不同主題使每個口袋公園都具有獨特性,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一步一景。一個個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園,滿足了各類人群需要,激發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居環境,市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願望成為現實。
嶄新的桌椅擺放整齊、一座座書架擺滿了各類讀物……濟寧市任城區打造的「運河書屋」,不僅能提供高品質的閱讀場所,也可以給市民朋友們提供更有深度的文化對話與交流平台。為讓「書屋」從傳統的「閱讀場所」向「社交場所」拓展,運河書屋還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登台授藝,通過閱讀書籍、授課、現場體驗製作等形式,讓群眾盡情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成為一道新的文化風景線。運河書屋的集中開放,不僅為社區居民提供了「精神食糧」,還活躍和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營造了全民閱讀的濃厚文化氛圍,讓整個城市充滿了書香氣息。「作為濟寧市民,看到濟寧市出現越來越多的城市書屋,對我們來說是特別方便,城市書房裡面的環境特別優美,而且就在家門口,書房裡面的書的種類也很多,帶着孩子來到這裏一呆就是大半天!」市民崔雲說。
在城市的南端,臨太白湖而建的濟寧文化中心更是成為市民們在周末的好去處。在這個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的建築群里,人們可以在群眾藝術館裏欣賞各種展演展出,可以在安靜的圖書館裏暢遊書海,可以在博物館裏體驗國風古韻,可以在美術館裏享受 一切美的東西,彰顯出濟寧「城市客廳」、「城市名片」的恢宏氣勢。濟寧市文化中心不僅有效整合了各方文化資源,豐富了市民群眾文化生活,而且對提升全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事業繁榮、打造文化強市、打響文化濟寧城市品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人民。濟寧市聚焦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讓群眾看到更大變化、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