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楊莉珊
香港康文署正籌備「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展覽」,現年89歲、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很高興特區政府重視這段歷史,希望能讓更多香港青少年在國慶期間,透過這個展覽了解香港的抗戰歷史、了解東江縱隊,從而激發對國家的熱愛與情懷。林珍建議展覽除展出一些史實圖文資料外,還希望特區政府配合歷史,更廣泛、更生動、更具體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讓老戰士參與其中,詳細講解,與年輕人溝通等。
重新回顧港人如何同仇敵愾參與抗戰,以及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至1945年抗戰勝利期間所作出的貢獻,相信這能為抗日戰爭和香港歷史的普及教育,提供有益的索引。1942 年2 月,港九大隊在新界西貢黃毛應村成立,原香港淘化大同罐頭廠工人蔡國樑任大隊長,原香港青年知識分子陳達明任政委。這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以香港本地農民、漁民、工人和知識青年為主體,後來發展至近千人,是香港淪陷期間唯一一支成建制、由始至終堅持抗戰的武裝力量。
1944年是港九大隊抗擊日軍的高峰年。年初,港九大隊短槍隊隊長劉黑仔(原名劉錦進)帶隊偷襲啟德機場,炸毀油庫及一架飛機,日軍即從港九大隊根據地西貢回防九龍市區。4月21日,港九大隊市區中隊成功炸毀位於九龍窩打老道、鄰近日軍九龍地區憲兵隊本部的四號鐵路橋,被稱為「四月春雷」或「四月大行動」。同月,日軍作出報復,動員2,600 多人、戰艦炮艇40多艘和飛機四架,大規模掃蕩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的據點,歷時21 天,但未能發現游擊隊蹤跡。其間,大嶼山寶蓮禪寺第二任住持筏可法師(1893-1972)掩護在寺內養病的港九大隊副大隊長魯風,筏可法師將魯風偽裝成僧人,隨數百名僧尼和居士在佛殿內聽其講經,使魯風未被日軍發現。事後,筏可被日軍毒打折磨盤問而拒絕洩漏任何消息。
《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記載了港九大隊的抗日功績︰「港九大隊共計斃傷日軍100餘名,斃傷漢奸、偽警及敵方間諜等70餘名,俘虜、受降日偽軍600餘名;擊沉日軍船隻四艘,炸毀日軍飛機一架;繳獲長短槍支550餘支,機槍60餘挺,炮六門,車船40餘輛,以及大批彈藥。港九大隊參與營救盟軍飛行員,並且多次協助盟軍獲取日軍情報。日佔期間,港九大隊有115名烈士為保衛香港而犧牲。」
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軍越過深圳河入侵香港,爆發歷時十八天的香港保衛戰。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爵士向日軍投降,開始了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香港淪陷前,大量積極抗日的文化人士從內地移居香港。日軍佔領香港後,威脅到這班愛國文化人的性命安全。周恩來以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名義電告廖承志︰「由於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倒退政策,許多重要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被困留香港。他們是我國文化界的精華,要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搶救出來,轉移到後方安全地方。」中共地方黨組織和東江游擊隊隨即策動周密的計劃,於1942年初展開大規模的秘密營救行動。文化人在精密保護下,分批從日軍嚴密封鎖的港九新界地區轉移至游擊隊控制的安全地帶。這次行動中,民主人士、文化人士、知識青年及家屬約800餘人脫險,當中包括何香凝、柳亞子、梁漱溟、鄒韜奮、茅盾、胡繩、千家駒、黎澍、范長江、喬冠華、夏衍、胡風等知名人士。一些國民黨人士、英軍官兵和國外僑民亦在營救行動中成功逃離香港。
港九大隊自成立至1945年初,拯救了約100多名英、美飛行員,送往中國內地。港九大隊自成立至1945年初,拯救了約百多名英、美飛行員,送往中國內地。最早一批由港九大隊協助逃脫的英國戰俘是被囚於深水埗集中營的賴廉士上校(Colonel Lindsay Ride)、秘書李玉標、莫利中尉(Lieutenant D.W. Morley)和戴維斯準尉(Sub Lieutenant D.F. Davies)。1942年1月初,深水埗集中營守衛並不森嚴,四人成功逃離集中營,乘舢舨先後穿過荔枝角海灣,再至西貢,在西貢北港坳遇見港九大隊大隊長蔡國樑。大隊協助四人到達企嶺下,乘坐木船橫過大鵬灣,在鯊魚湧登陸,再轉往惠州。其後賴廉士成立英軍服務隊,與東江縱隊合作,解救囚禁於香港集中營的盟國戰俘。1944年2月11日,中美空軍混合團克爾中尉在指揮轟炸啟德機場時座機中彈,跳傘降落在機場北面觀音山。其後,港九大隊突破日軍重重包圍,將其護送到西貢大浪西村港九大隊基地,然後轉移到大鵬半島土洋村東江縱隊司令部。
1989年1月,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落成,向港九游擊隊的烈士致敬,碑記最後寫道︰「一九九七年恢復主權。香港和平發展,穩定繁榮,先烈九泉有知,皆含笑焉。」2020年9月1日,該紀念碑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香港紀念抗日戰爭歷史的重要地標之一。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功勳是看得見、摸得着的生動史料,非常值得銘記和傳承,尤其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新階段,更應讓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一代了解國家的文化和歷史。同時,這些歷史能很好地與遊客們常去的現代化都市旅遊打卡點相呼應、相融合,向遊客闡述新中國成立75年以來由苦難到輝煌的歷史,以及現在的重大發展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