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勾勒出大灣區建設的宏偉藍圖;2023年,大灣區被賦予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的「一點兩地」全新定位。5年來,粵港澳三地攜手,加快建設世界級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回望這5年,一串不平凡的數字,展現着大灣區發展的氣象萬千:
路橋互聯,四通八達。廣東高鐵運營里程達2838公里,大灣區主要城市間基本實現1小時通達;
民生相融,民心相通。涵蓋食品、養老等領域的183項「灣區標準」發布,「灣區社保通」「跨境理財通」等一批標誌性事項落地實施;
動能更新,經濟更強。「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二;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粵港澳三地齊心協力、砥礪奮進,一定能建成具有中國式現代化鮮明特質的國際一流灣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灣區力量。」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表示。
基礎設施「硬聯通」
暢通內外「雙循環」
5.6萬平方公里、11座城市、8000多萬人,越來越像一個家。5年來,大灣區架橋鋪路、移山填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飛速推進。
人工島屹立海上、深中大橋高聳、深中隧道內燈火通明……6月底,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通車,從深圳到中山實現30分鐘內直達。
在緊鄰深中通道的港資企業鴻利達集團的中山工廠內,無人化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行。「過去從我們深圳工廠到中山製造總部要兩個多小時,深中通道開通後,企業內部的溝通運作成本將降低,與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動也更方便。」鴻利達集團創始人、行政總裁蔡俊傑滿懷期待地說。
今年前5個月,港珠澳大橋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100萬人次,同比增長57%。港珠澳大橋2018年開通,使珠海、澳門從陸路前往香港的時間大幅縮短為40分鐘。「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等政策落地實施,大橋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今年以來,經大橋「北上」旅遊、休閒的港澳旅客達600多萬人次,港澳單牌車數量超過百萬輛次。
數年間,「超級工程」頻頻「上新」,一條條跨珠江口「黃金通道」不斷開通,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從願景變為現實:2018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運營,香港由此接入大灣區高鐵網,邁入「高鐵時代」;2019年,南沙大橋通車,緩解了虎門大橋作為連接珠江口兩岸唯一高速公路通道的擁堵;今年5月,廣佛南環、佛莞城際鐵路開通,與莞惠、佛肇城際線路串聯,構築起連接5城的灣區「大號地鐵」。
立體化交通網絡越織越密,重塑了資源要素高效配置、融合發展的空間格局。
「軌道上的大灣區」暢通了內循環,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的建設則構築起便捷的經濟外循環通道。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多年蟬聯全國第一,跨境海空聯運項目「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投入運作,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投入使用,「大灣區組合港」「灣區一港通」等口岸通關改革深入開展……如今,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2.8億人次,港口群集裝箱年通過能力超8500萬標箱,航線網絡覆蓋了全球主要城市和貿易港口。
規則機制「軟聯通」
畫出灣區「同心圓」
如今,生活在大灣區11城的居民,開始認同一個共同的身份——大灣區人。
澳門居民甘燕霞,同時經營位於澳門和橫琴的兩家公司。2023年,廣東省稅務局聯合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推動「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進駐澳門。這批入駐港澳的「粵智助」與內地超2.5萬台「粵智助」形成聯動服務矩陣,為港澳企業和居民提供涵蓋人社、醫保等領域超過200項民生服務事項,99%以上的稅費業務可跨境自助辦理。「現在無論我是在橫琴還是在澳門,都能辦理公司稅費業務了,省時省力省心。」甘燕霞高興地說。
「在網上點幾下,就可以在內地辦理免參養老、失業保險,確實很方便、快捷。」在近日港澳居民便利參保繳費體驗活動中,香港創業青年陳迪峰說。
「規則機制『軟聯通』是重點難點,也是與大灣區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關鍵點。5年來我們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已基本覆蓋醫療、教育、就業、政務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說。
如何破解數據跨境、多元商事糾紛解決等營商環境改善中的堵點問題?河套率先試點數據跨境交易,實現定製化數據跨境可信傳輸;大灣區商事糾紛司法規則銜接指引出台,為涉港澳商事糾紛的處理提供了更清晰的操作指引。
如何打通民生融通「最後一公里」?廣州南沙創新與港澳教育銜接機制,創辦民心港人子弟學校,實現與香港課程無縫銜接,學校在讀香港學生佔比超過90%;廣東省人社廳高水平建設「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實現政策全覆蓋、服務全鏈條,累計孵化港澳青年創業項目5300多個。
宜居宜業宜遊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正一步步從藍圖化為現實——
從人才到資金,各類要素跨境流動更暢通。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後,受理人才簽注超1.9萬人;「跨境理財通2.0版本」優化了准入條件,參與投資者超過7萬人。
從教育到社保,民生融合的「同心圓」越畫越大。目前,超過8萬名港澳學生在廣東中小學就讀,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30多萬人次。
從就業創業到標準、認證,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許可審批,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持續拓展職業資格認證範圍,30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內地執業;發布183項「灣區標準」和15個「灣區認證」項目。
跨境創新建高地
新興產業成集群
走進廣東雲韜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功能各異的氫燃料電池車,展現着大灣區新型儲能產業的騰飛之勢。「這台氫燃料電池攪拌車是廣東省首台(套)相關設備,在城市建設中可便捷地運送混凝土。還有用於長途物流的牽引車,載荷高達49噸,一次續航可達600公里……」該公司研究院副院長魯亮告訴記者。
萬億元級新型儲能產業在大灣區啟航,背後是粵港澳三地協同創新的強力支撐。
記者在新型儲能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地方共建創新中心看到,產業鏈上下游眾多創新主體匯聚於此。「中心覆蓋了本領域超85%的國家級創新平台,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等港澳院校,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比亞迪等頭部企業,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儲能製造業創新高地。」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聯席總裁陳建福說。
近年來,粵港澳攜手加快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已有中國散裂中子源、人類細胞譜系等9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大灣區布局,鵬城、廣州實驗室等「國之重器」相繼建成,31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接連組建,5G、集成電路、納米、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高地迅速崛起。
2023年廣東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5萬家,比2018年增加3萬家;大灣區有63家企業上榜全球獨角獸榜單,是2019年的兩倍。隨着「創新鏈」逐步完善,華為、騰訊、比亞迪、美的等領軍企業引領、各領域科技企業「千軍萬馬齊創新」的態勢已然形成。
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當前,廣東已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等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集群也蓄勢騰飛,推動了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 ( 記者 鄭楊 )
頂圖圖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