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赤琰
經過了好幾十年的實踐,中國終於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次在北京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之所以值得重視,是因為經過了幾十年不斷的實踐,已經有足夠的根據可以將成功的實踐將其確立為制度,一旦實踐成為制度,今後的發展也就會穩定下來,就會議所涉及的制度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確立中國共產黨為統一領導的制度。
就馬克思主義的原則來說,政治是上層建築,必須聽由下層建築的經濟主導,才能有效將全民投入的建設取得最高效率。正如習主席經常指出的要將資源集中起來辦大事,要做到這點,中國共產黨必須擁有統一的領導,才能在辦任何大事中集中最大資源。西方國家把中國這做法當成是中共的獨裁統治,他們以為國家的政權交由眾多政黨去競爭,誰能在競爭中取得最多選票便當選執政。但政黨之內的鬥爭在選舉之後並未終止,令到執政黨沒法取得國家最大的資源去做大事,結果政黨之爭大大干擾了經濟發展。就以英國的強大自喻為得力於兩黨競爭,但經過了政黨不停鬥爭的結果,英國國力被長期內耗,至今已一落千丈,美國也和英國那樣誇大兩黨競爭,以為美國可以長期強大下去。可是其政黨惡鬥拖累國家發展已有目共睹。相反的被英美等西方國家視為所謂「獨裁」的中國,卻因為其採取政黨協商以取得國家最大資源集中發展經濟的做法,已然成功將中國打造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成為第一經濟體也已指日可待,也因此導致美國深深感到中國在威脅其第一大國的地位。由此可見馬克思提出的經濟主導政治是正確的,中共也因為自己實踐取得的印證在今次三中全會將中共統一領導設立為制度,是國際歷史大事。
第二,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實踐也印證了生產力帶動生產關係的科學觀。
在二十屆三中全會中也確認了幾十年實踐的經驗所得生產力帶動生產關係是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全面發展的要因。根據馬克思主義所見,社會主義要淘汰資本主義最根本的是要認清只有生產力得到充分發展,一個國家的生產關係才能因此在各方面提供經濟資源造福全民。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的實踐,正是遵循生產力帶動生產關係的馬克思主義。
就以大量開發基礎建設來說,之所以下定決心大力建設交通系統,短期內把高鐵建設遍布全國,把公路、高速公路也遍布全國。其他海港碼頭,也都卓有成就,中國下定決心打造基礎建設,正是因為一旦有了完整的交通系統,全國的人力物力也會因為運輸系統提供機會打開了全國市場。再不會因為交通落後而造成市場落後,人民生活也就跟着落後。
高科技的發展,也是看透了生產力帶動生產關係的道理。中國在這幾十年將科技園遍設全國各大小城市,正是因為想通過科研普及化去做大科研工作。科技成果所提供的物質生活大大提高,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三中全會能充分信心將種種科技運作確立制度正是時候也 ! 就以深圳來說,今天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城市,正是因為得力於在此推動科研工作。類似深圳的城市也普及全國各大城市。總體發展的結果,令到這次的三中全會有足夠的條件,足夠的信心,準備在生產力建設,包括人造機械、數字庫、新生物質、無人機等種種自動化創造,作出重點發展,因此有必要設立制度,以保生產力的發展能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