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觀察 | 中國城鎮化「下半場」更凸顯「人」

經濟觀察 | 中國城鎮化「下半場」更凸顯「人」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8-02 22:19:02 來源:中新社

 中國國務院近日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已超過66%,作為城鎮化「下半場」重要布局之一,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如何實施?

 ——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

 官方統計顯示,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近十年累計1.65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伴隨這一進程,中國城鎮化也邁入新階段。

 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在此引導下,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為近年來中國重點推進的工作。

 今年以來,中國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斷有新舉措出台。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在突出位置,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近日,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以前中國的城鎮化更多是土地的城鎮化,現在中國城鎮化是更加凸顯『人』的城鎮化,突出以人為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就是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和表現。

 ——蘊藏巨大內需潛力

 據中國官方估算,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拉動約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新增投資需求和2000多億元消費需求。目前,中國仍有1.7億進城農民工和隨遷家屬尚未在城鎮落戶。專家認為,中國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有望釋放巨大內需潛力。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趙坤表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改善民生的同時有助於擴大消費、穩定房地產市場、擴大城鎮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投資等,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需要重點推進的工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表示,中國人口規模巨大,農村人口有4.77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9倍,農民進城就業願望仍然迫切,城鎮化率提升還有較大動力。新型城鎮化有利於促進消費和投資實現良性循環,蘊藏着巨大內需潛力。

 ——讓農業轉移人口加快融入城市

 「促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就要着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的住房保障問題和基本公共服務平等享有問題,促進他們在生計保障、社會心理和文化認同上融入常住地社會。」葉興慶說。

 《行動計劃》圍繞戶籍制度改革、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就業、子女教育、住房、社會保險提出6方面重點任務,讓農業轉移人口更快更好融入城市。

 鄭備表示,《行動計劃》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兼顧城市間流動人口,統籌推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着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最關心的穩定就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權益維護政策。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仇保利表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實施以來,公安部推動各地不斷調整完善戶口遷移政策,中小城市落戶門檻基本取消,成都、東莞、合肥等一批大城市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限制,越來越多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超過40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中國在財政上也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均等享受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行動計劃》提出,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進一步推動轉移支付、要素配置等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中新社記者 陳溯)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經濟觀察 | 中國城鎮化「下半場」更凸顯「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