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綠色發展迎來重磅文件。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為中國未來綠色轉型提供發展路線圖。
兩個階段目標「路線圖」
根據《意見》,兩個階段目標分別為:
——到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增強,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顯著進展,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意見》還提出主要任務,強調圍繞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等5大領域,以及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等三大環節,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強調,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納入綠色低碳軌道需要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區的解決方案,為此頂層設計和系統推進極為重要。《意見》的發布標誌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綱領性文件已出台,下一步,要加強中央統籌,建立健全全面綠色轉型協調機制,做好科學評估與判斷。同時,要增強政策一致取向,確保相關部門的綠色低碳政策發揮出「1+1>2」的作用。
綠色轉型孕育新機遇
《意見》的出台旨在更好應對綠色轉型中的挑戰,並為經濟發展添新活力。
近年來,中國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環境約束偏緊的國情猶在。為此,《意見》強調,重點區域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在北京大學副校長、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朴世龍看來,上述部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重點區域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將會為新能源和新技術的發展成熟贏得時間和空間。同時,強調因地制宜開放新能源等要求,也為下一步能源行業新型商業模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明確了方向。
綠色轉型存在挑戰,但也孕育機遇。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蘇利陽指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期,需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生產和消費的再平衡。在此背景下,《意見》提出將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孕育新發展機遇,帶來新的市場需求和空間。
當前,中國各地正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簡稱「兩新」)。《意見》在中央文件層面首次系統部署綠色消費,包括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節水器具、節能灶具、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等,以期與「兩新」政策形成共振,擴大綠色消費的同時,也讓綠色發展更貼近民生。
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
王毅指出,綠色低碳轉型相關項目具有投資周期長、效益低、風險不確定等特徵,因此需要長期和穩定的轉型規劃、政策干預,來幫助市場和行業形成穩定的預期。
為此,《意見》提出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對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等作出詳細部署,包括:完善綠色稅制、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引導和規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低碳項目投資、健全階梯電價制度和分時電價政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範圍等。
王毅強調,未來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動相關政策的統籌協調、精準落地和動態優化,有效激勵經濟社會各主體開展綠色低碳的經濟活動。(中新社記者 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