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發布的最新月報顯示,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中國7月Swift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佔比4.74%,較6月增加0.13個百分點,連續第9個月位居全球第四支付貨幣地位。與2022年11月佔比為2.37%相比,今年7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翻了一倍。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也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人民幣的國際信用。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經濟規模及中國的貿易體量,對人民幣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在譚雅玲看來,雖然中國7月Swift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佔比4.74%,反映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地位正在不斷提升,但並不能十分準確地反映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加快。「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佔比提升,跟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性和人民幣的特殊資質等因素有關,但人民幣還不是完全可自由兌換貨幣,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否加快,還需更結合其他多方面的數據來綜合反映。」譚雅玲說。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商品出口國、第二大商品進口國,是利用外資大國和對外投資大國。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主要得益於中國龐大的貿易投資體量、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不斷深化。此外,中國經濟的穩定性、人民幣的信用,亦是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關鍵因素。(記者 朱輝豪)
頂圖:路透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