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有民眾自配涼茶誤食斷腸草引起食物中毒。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3日發布提醒,不採摘、不銷售、不加工、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野生植物,在自製藥酒、用中藥材煲湯、配製涼茶前,一定要詳細了解有關藥材的知識,並從正規渠道購買。
「斷腸草」是各地民間用來稱呼某些植物的俗名,其中最「聲名顯赫」的是鈎吻,又名大茶藥,全株有劇毒,主要的毒性物質是鈎吻生物鹼,誤食者輕則呼吸困難,重則致命。鈎吻中毒的臨床表現以神經症狀為主,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暈、言語含糊、肌肉弛緩無力等。
鈎吻常見於村旁、路邊、山坡草叢或灌木叢中,其花、根莖的形狀與一些常用藥材如「五指毛桃」「金銀花」「金鎖匙」等十分相似,對素來有採用中藥材泡酒、煲湯、配製涼茶飲用習慣的廣東民眾來說,可能因誤挖鈎吻根系或混入鈎吻根系的中藥材,用於浸泡藥酒、煲湯、配置涼茶飲用而引起中毒。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中藥材。在自製藥酒、用中藥材煲湯、配製涼茶前,一定要詳細了解有關藥材的知識,並從正規渠道購買。
目前,對斷腸草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出現疑似中毒症狀,應盡早採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後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並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就診時最好攜帶野生植物樣品,以備進一步明確診斷。
該局表示,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經治療後,急性胃腸炎症狀逐步緩解甚至消失,給人以病癒的感覺,其實此時毒素正在通過血液進入肝臟等內臟器官,侵害了實質臟器,會在1至2天後病情迅速惡化,累及肝、腎、心、腦等臟器,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因此,在中毒初期症狀緩解時,仍應留在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再出院。 (中新網記者 孫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