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暨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揭牌活動在廣州市南沙區越秀iPARK粵港智谷舉行,標誌着南沙打造「灣區矽谷」邁入進行時。
活動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南沙區人民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主辦,旨在深化粵港澳聯合創新合作,加快貫徹落實《南沙方案》關於推進香港科技大學科創成果內地轉移轉化總部基地建設的總體部署,標誌着粵港澳地區科技創新合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為南沙科學城的發展注入新動力、邁上新臺階。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廣州市副市長江智濤,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廣州市科技局局長謝明,南沙區區長吳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等領導和六十多位企業、投資機構、媒體代表出席,見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和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揭牌。
市區兩級共同助力港科大(廣州)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廣州市科技局局長謝明表示,今天的基地揭牌活動,是貫徹落實《南沙方案》的具體行動,也是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有力舉措。接下來,我們會以更大力度參與和支持以港科大(廣州)為代表的新型高校開展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通穗港澳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實現優勢互補和產業協同,通過成果轉化為廣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南沙區區長吳揚表示,南沙區將攜手港科大(廣州)高質量推進基地的建設,創建「生產-生態-生活」融合發展的創新園區,加快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建設,構建「港澳成果+南沙轉化+灣區應用」的協同創新鏈,為南沙打造大灣區創新創業熱土,推動更多優質成果在南沙落地轉化。
粵港智谷開園儀式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暨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在萬眾期待下正式揭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未來五年提供約2萬平方米優質物理空間和專業孵化服務,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本次活動還進行了港科大(廣州)科創企業簽約儀式,據了解,目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已儲備20個初創項目,未來將在基地落地生根、蓬勃發展。活動最後,參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擬入駐項目成果展,就加快項目扎根南沙、實現高效成果轉化進行了深入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選址粵港智谷,將依托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雙校一體的強大科創資源,由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負責運營,將成為推動廣州市創新創業的重要引擎,為全球創新創業者提供一個開放、包容的平台,充分發揮總規模10億元的環港科大(廣州)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和累計簽約規模達14億元的合作直投基金作用,為初創項目引來「金融活水」,進一步推動南沙區成為粵港澳創新合作的新高地,推動香港融入灣區發展新格局。
同時,廣州南沙科學城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將以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建設為起點,通過明珠科學園、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復旦國際科創園、慧谷海洋產業集聚區等園區相協同,打造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創新創業生態,提供科技成果轉化全方位支撐,充分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的活力,逐步將南沙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範圍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創新創業「首選地」和華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倪明選校長表示,未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將充分發揮頂尖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平台的優勢,致力於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打造成為區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先行高地,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框架下,調動香港科技大學的資源,推動兩個校園科創項目在南沙的落地轉化,共同營造繁榮的創新生態。
基地所在的越秀iPARK粵港智谷的建築面積13.8萬平米,是《南沙方案》頒布後慶盛先行啟動區首個建成的科技型園區,目前已完成招商面積超過6萬平米,目前註冊及入駐企業超過120家,其中包括蘑菇物聯、中信環境、東微電聲、龍沙製藥、三七互娛等行業龍頭企業近20家。越秀集團總經理林昭遠表示,未來,越秀集團將持續深化「基金+基地」運營模式,推動更多科創成果加速、就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南沙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今年,南沙區接連承辦了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廣東省選拔賽,區內機構也分別獲得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台賽和醫療器械賽道行業賽承辦單位資格,「以賽引企、以賽引才」已成為南沙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賦能創新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模式,南沙正日益成為各路人才創新創業的「首選地」、企業投資興業的「理想地」。
自2022年6月正式辦學以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始終致力於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貢獻力量。此次科創成果轉移轉化基地的設立,標誌着穗港深度融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推動南沙加快形成「港澳成果+南沙轉化+灣區應用」協同創新鏈,全力打造「灣區矽谷」,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傅其奇 官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