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聖地,其四季更迭,各有千秋。而秋季,是黃山最為絢爛多彩的季節,催生了眾多的文學藝術作品,或寄景抒情,或及物言志,或詠世感懷……讀來都能給人一種藝術美的享受,既為黃山增輝添色,又兼有藝術審美和史料之價值。
現在,就讓我們以詩為友,尋着歷代文人墨客的足跡,親眼見證名篇佳作里的山河錦繡,在巍巍山巔奔赴一場奇妙的「古今重逢。」
明萬曆四十六年秋,徐霞客二游黃山,登天都峰、蓮花峰,至文殊院,飽覽綺麗風光。面對山巔楓葉似火,上下交相輝映,色彩極為鮮艷的絢爛秋景,在其所著的《游黃山日記(後)》中,他用了一組畫面感極強的詞語感嘆道: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並讚嘆「黃山當生平奇覽」。
余紹祉,明末清初詩人,他寫下的《游黃山詩卷》四首收藏於歙縣博物館,其中「翠壑丹崖千丈畫,白雲紅葉一溪詩」的詩句,是黃山秋色描述中最為生動傳神。一個「雲」字,一個「溪」字,把黃山秋日的天高地闊,秋高氣爽襯托得無比準確,使人讀來如臨其境,「千丈畫」三個字把黃山大自然神來之筆所繪就的巨幅畫圖呈現在讀者面前,而「一溪詩」三個字又賦予了畫面溪水潺潺的美妙動感。兩句詩14個字,把一幅有聲有色、壯闊秀麗、眾花爭艷、峰水相襯的黃山秋日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霜月洗空,一碧萬里。」是南宋詩人吳龍瀚與友人一同暢遊黃山,遙望山巔月的所感所嘆。月圓如鏡,月華如洗,山巔一切都彰顯着夜的夢幻,如此景致豈能不讓人驚呼。此刻臨近中秋,而黃山,一直以來都是觀月的好去處。高海拔的山峰突破了低層大氣的霧靄,高空能見度和垂直能見度更好,視野更為廣闊。這個假期,不妨夜宿山巔,尋一處「月色撩人」之地,在古今同一輪圓月下,尋覓詩人吳龍瀚筆下的豪情雅致,共度一個浪漫的中秋。
明代詩人李東陽在見識過黃山雲海萬千變化和絕美風光之後,迫切想讓友人也能一睹黃山美景的真容,便說出了「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與平分」感嘆。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一句朋友之間「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與平分」的分享,都要等上許久;現在,你我之間能夠無視山海相隔,美好的事物總能第一時間被分享。
趁着現在,不如攜友同行,閱盡黃山秋色,靜觀雲海變化,你能看到滿山秋色點綴其中,若隱若現,賦予了雲海關於秋天的色彩,更是驚艷無比!(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王磊 海報設計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