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度綜合施策,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政策,回應市場住房需求。9月29日晚間,由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規劃資源局、市稅務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本市房地產市場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優化住房信貸、調整住房稅收等七條政策措施。《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新政距離「滬九條」出台時隔僅四個月,上海為何再次多措並舉?新政策釋放怎樣的信號?多項調整政策又將分別惠及哪些人群?帶着這些市民關心的焦點問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負責人、中介機構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進行解讀。
七條舉措體現綜合施策
在調整住房限購方面,《通知》明確:
一是,對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單身人士購買外環外住房的,購房所需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
二是,對持《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購買住房套數方面享受滬籍居民家庭的購房待遇。
三是,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實施更加差異化的購房政策,對在臨港工作、存在職住分離的群體,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可在新片區增購1套住房,促進職住平衡。
在優化住房信貸方面,《通知》提出:
一是,落實國家關於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引導商業銀行穩妥有序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附近,進一步減輕購房人房貸利息支出。
二是,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15%。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實行差異化政策區域的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0%。住房公積金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相應調整。
在調整住房稅收方面,《通知》提出:
一是,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將個人對外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5年調整為2年。
二是,按照國家工作部署,適時取消普通住房標準和非普通住房標準,更好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
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滬九條」施行4個月以來,上海房地產市場反應如何?此次為何再次出台新政策?
綜合多家房地產中介機構數據,「滬九條」自5月28日起正式施行以來,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市場整體保持向好向上趨勢,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均增加,成交價格總體平穩。
以二手房為例,今年6月至8月,上海連續三個月成交套數超過1.5萬套「榮枯線」,走出了「淡季不淡」的勢頭。總體上看,「滬九條」對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作用顯著,有效鞏固了市場健康發展態勢,樓市表現在全國持續領先,展現出較強的市場韌性和活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充分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因城施策,允許有關城市取消或調減住房限購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明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同時,相關部門留意到,自「滬九條」出台以來,不少市民提出,希望進一步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
本次新政出台,就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最新決策部署,回應群眾關切,因城施策,更好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聚焦限購、金融和財稅領域
上海本次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政策措施,有哪些方面的考量?主要覆蓋哪些人群?
結合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相關部門持續加強政策預研儲備,及時充實政策儲備工具箱,推動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疊加,促進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協同聯動,放大政策的組合效應。
自「滬九條」施行以來,相關部門密切監控市場數據,同時聯合相關部門深入分析研判了市場變化趨勢,廣泛聽取專家學者、市場主體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次新政聚焦限購、金融和財稅三方面,體現了整體性、系統性。比如:在住房限購政策方面,立足服務安居、促進職住平衡,縮短了非滬籍居民購房繳納社保年限。在住房信貸政策方面,最低首付比例,首套房貸已降至15%,滿足合理購房貸款需求。在稅收方面,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將個人對外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5年調整為2年。
上海師範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燦說,此次政策優化主要體現了三個方面的考量。聚焦安居,從需求端入手,促進職住平衡,進一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分類施策,如在需求端,立足服務安居,針對區域市場特點,差異化、分區域優化住房限購政策,縮短非滬籍居民購房所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在信貸端,差異化實行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精準施策,如對在臨港工作、職住分離的群體,實施更加差異化的購房政策。
非滬籍調整社保繳納年限
本次調整住房限購政策中,對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單身人士的購房條件均有所放鬆,相比之前政策,此次調整主要體現在哪里?
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人才,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重要組成和發展動能。針對這類群體的住房需求,上海不斷優化購房細則,讓這類青年人才能夠在滬安居樂業,打造人才「強磁場」。
因此,本次上海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針對非滬籍群體,調整社保繳納年限。
此前的「滬九條」明確,非滬籍居民在滬購房,需在上海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滿3年及以上;其中,如果是新城以及南北轉型等重點區域的非滬籍人才購房,只需連續繳納滿2年及以上,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非滬籍人才購房需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
本次的調整政策,則覆蓋到以上所有人群,即所有非滬籍居民家庭以及單身人士。如果購買外環外住房,需要在滬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均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
有數據顯示,非滬籍人群對外環外住房的需求量較大,以新建商品住房市場為例,自「滬九條」施行以來,購房者中超20%為非滬籍人群,這個人群中60%以上購買的是外環外的新房,所以這個政策是切中非滬籍購房者的需求的。
關注持有居住證人群
本次新政還覆蓋到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人群,對於他們而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夠享受新政?具體變化在哪里?
2002年,上海開始實行居住證制度。這項制度從設立之初,就是為了鼓勵國內外人才來滬就業,從而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本次新政針對持有居住證的在滬市民,通過在住房方面加大改善力度,讓各類為上海做出貢獻的人才們能夠在上海安居樂業。
根據《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上海實行居住證積分制度,對在上海合法穩定居住和合法穩定就業的持證人進行積分,達到標準分值的,可享受子女教育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相應的公共服務待遇。總積分標準分值為120分。
此次上海針對居住證落實優惠和支持政策,賦予了居住證更多購房權益。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非滬籍居民家庭(非單身人士),如果積分達到120分,並且在上海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在購買住房套數方面,將和滬籍居民家庭享受一樣的購房待遇,即無孩或一孩家庭可以購買2套住房,如果是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可以購買3套住房。
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非滬籍家庭,在滿足標準分值的前提下,仍存在一部分人群,需要等待最長7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居轉戶」(落戶上海)。對於這部分人群而言,現在最多可以提前4年,享受到落戶上海之後的購房待遇。這項政策調整將釋放這部分人群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幫助他們更早實現安居理想。
引導臨港新片區職住平衡
新政對於臨港新片區的限購政策也有所調整,主要覆蓋哪些人群?限購條件有何變化?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表示,本條舉措的重點在於「職住分離」,和臨港新片區的改革導向密切相關,有助於更好推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工作導向。
針對在臨港新片區工作,但是居住於新片區以外的人群,如果已經在上海其他區域購房,達到現有限購政策的上限,且確實居住在新片區以外,那麼無論此前擁有幾套住房,根據此次新政,將可以在臨港新片區增購1套住房,降低通勤成本。
商業貸款首付比例繼續下調
本次新政中也提到優化住房信貸政策,具體做出了哪些調整?覆蓋哪些人群?政策力度有多大?
本次優化政策進一步下調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較大力度降低購房門檻和首付成本。
新政施行後,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從20%下調至15%,累計降幅5個百分點;二套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從35%下調為25%,累計降幅10個百分點,差異化政策區域(臨港新片區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寶山、金山等6個行政區全域)從30%下調至20%,累計降幅10個百分點。
下表對認購總價500萬元和1000萬元的商品住房進行測算。可以看出,兩類購房都享受到非常明顯的降首付、降成本的效應。
降低首付比例的首付款變化(萬元)
適時取消普宅、非普宅標準
在稅收方面,還有哪些政策可以降低居民的交易成本?
上海市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此次上海明確,將按照國家工作部署,適時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政策,這和房地產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市場特徵有關。掛鈎在普通住房標準上的增值稅和個稅政策,有望迎來調整,進而實現減負效應。需要說明的是,兩個稅種和「買」的關係不大,但和「賣」的關係較大,即對房東降低售房成本有顯著的作用。
有專家初步預計,對於出售持有年限略短的住房、出售持有超5年的原非普通住房、出售面積超144平方米的住房等,都有望獲得較好的減稅效應。
普宅標準退出後增值稅稅率的可能變動情況(結合「5改2」政策)
2021年,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等8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當時政策明確,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將個人對外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此次調整,將個人對外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5年調整為2年,通過降低交易環節的稅收成本,更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