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公示《東莞濱海灣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新區總規劃面積為84.14平方公里,包括交椅灣、沙角半島和威遠島三大板塊。該份《規劃》內容涉及願景定位、發展規劃、空間格局及產業體系等多個方面,其中發展願景中提出濱海灣新區要打造成彰顯山海歷史魅力的未來濱海客廳,實施塑造山海城市特色風貌、推動自然保護與生態修復、構建十五分鐘優質生活圈的生態宜居戰略,為新區文旅產業發展指名了方向。
灘涂變濕地 新區迎來一群「天外來客」
時下剛過立冬,廣東的天氣似還在初秋。秋日暖陽下的濱海灣,霞光滿天的美景時常在網上流傳。
來自南海的季風,掀起獅子洋的層層浪花,拍打着濱海灣的「黃金海岸」。夕陽晚照,一群「天外來客」降落濱海灣新區,不經意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候鳥南遷的時節了。在磨碟河入海口海灘處鹹淡水交匯,第一批候鳥已「搶灘登陸」,眾多鳥兒在這裏悠閒踱步、低頭掃食,其中包括黑臉琵鷺、東方白鸛、白肩雕、黃嘴白鷺等多種候鳥。
自2017濱海灣新區成立以來,濱海灣新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重視濕地修復、持續推進沿海生態環境保護,昔日鹽鹼地「變身」為藍綠交融的生態綠洲,「藍天大海、清水綠岸」成為了濱海灣的亮麗招牌。良好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吸引了越來越多鳥兒前來「駐地」,數以百計的鶴類、雁鴨類、鴴鷸類等野生鳥類集聚於此,濱海灣也成為候鳥遷徙路上一個重要的越冬地與中轉站。
據不完全統計,濱海灣新區交椅灣所記錄的鳥類已超百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臉琵鷺、東方白鸛、白肩雕、黃嘴白鷺、小青腳鷸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大濱鷸、大杓鷸、半蹼鷸、闊嘴鷸、翻石鷸等15種。
在《規劃》公示的內容中,推進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生態修復的部分明確提出水資源保護藥優化水資源利用結構,強化水系生態韌性功能,加強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建設區域自然線性休憩空間;海洋資源要分類保護與利用海岸線資源,落實海盜生態保護與功能管控要求。
如今,鳥兒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展現了濱海灣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成效。濱海灣不僅是「鳥兒天堂」,也是東莞最熱門的看海打卡地。近年來,濱海灣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和綠美生態建設,加快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東莞黃金海岸先行段已經建成7.5公里,民眾遊客可以沿着東寶公園與東莞黃金海岸東龍段、龍苗段和龍涌人行橋漫步,沿途濱海風景如畫,坐享絕美海上落日,獨具一格的濱海生態環境已然成為最好的民生福祉。
濱海灣新區坐落在廣州都市圈與深圳都市圈之間,每逢節假日,灣區遊客周邊遊,漫步新區黃金海岸、觀濱水落日晚霞成為打卡地。今年國慶假期期間,新區東寶公園二期、「灣區之眸」龍涌人行橋和東莞黃金海岸(東龍段)開放,人氣是「熱辣滾燙」。據統計,國慶七天假期,濱海灣新區共接待遊客約70萬人次,日均達10萬人次,展現出極強的環境吸引力和承載力。
打造「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態格局
濱海灣位於獅子洋珠江出海口東岸,由交椅灣、沙角半島和威遠島三大板塊組成,擁有豐富的濱水山海資源。
是次公示的《規劃》中,明確提出構建「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態格局,「一廊」是東莞黃金海岸,「三綠心」是威遠島森林公園、濱海灣中心農業公園及磨碟河濕地公園,「三水系」是太平水系公園帶、磨碟河公園帶幾茅洲河公園帶。
作為東莞乃至整個大灣區的「後生仔」,新區的發展起點高,深圳、廣州、香港的「街坊四鄰」均是國際都市,未來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均需要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據濱海灣新區經濟發展中心透露,新區在精心雕琢,規劃了44公里的東莞黃金海岸、5000畝的威遠島森林公園、3000畝的中心農業公園、2000畝的磨碟河濕地公園,打造「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態格局,融入全國美麗海灣和萬里碧道,構築「通山達海、藍綠交織」生活圈,為人才營造舒適愜意的現代都市環境。
除了黃金海岸的濱水景觀、磨碟河畔的生態景觀,新區還擁有威遠島森林公園、威遠炮台及海戰博物館等自然、人文歷史文旅資源。
根據《東莞濱海灣新區「文化強區」規劃(2024-2035年)》要求,新區未來將充分發揮威遠島綠色生態與紅色文化的疊加優勢,挖掘、提煉炮台遺址、海戰博物館等鴉片戰爭海防遺址的文化內涵、精神標識,推進項目威遠片區和沙角片區的歷史遺址連通、周邊景觀提升、服務配套提升等,激活其時代價值,着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品牌;繼續完善和提升建設濱海文化長廊,做大「海」文章,持續優化10公里東莞黃金海岸交椅灣段,提升改造東莞黃金海岸大草坪,推動引入露營基地、落日bar等優質商業項目,與濱海灣文體公園、「濱海灣·花海裏」花卉公園、東寶公園等聯合打造濱海文化藝術走廊,建設海洋主題鮮明、文旅場景豐富的城市海岸。(記者 冷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