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4IKCEST第六屆「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暨第十屆百度&西安交大大數據競賽(以下簡稱「國際大數據競賽」)落下帷幕,近4000支隊伍圍繞「AI生成體育賽事解說」賽題競逐數月,各大獎項由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17支隊伍獲得。其中,來自中國香港的13歲中學生楊陽獲得三等獎,成為辦賽10年來首位入圍決賽的中學生選手。
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AI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體育行業。從智能訓練到數據分析,以及提升觀眾體驗,AI正在深刻改變體育競技的多個方面。
據悉,國際大數據競賽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CKCEST)、百度公司及西安交通大學共同主辦,參賽選手覆蓋五大洲21個國家。本屆大賽隊伍達到3997支,參賽人數4634人,為歷年之最,參賽隊覆蓋430所國內高校,22所海外院校。經過近5個月的激烈角逐,「進擊的海苔卷Ultron」、「廣告位招租」、「ZEYU」3支隊伍獲得一等獎,「Starchasm-Nyx」、「我和西交站一隊」、「我們一定會回來的!」3支隊伍獲得二等獎,「浩瀚星辰」、「創新領航」等11支隊伍獲得三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中國香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13歲中學生楊陽獲得三等獎,成為辦賽10年來首位進入決賽的中學生。相比大學生選手,楊陽並沒有豐富的參賽經驗,此前也並未接受過系統的編程訓練。「我四年級時玩遊戲接觸到編程,就很感興趣,然後就在網上看視頻、看教程自學。」楊陽在班上的成績處於中游,談到AI能力,個性靦腆的他自信地說,「我是班上第一。」
來自中國香港的中學生楊陽在現場答辯。
在報名參賽的幾個月中,楊陽每天早上乘坐港鐵去學校,途中若服務器出現故障便用手機遠程調試。放學後,他先進行一兩小時的編程訓練,然後回家吃飯並完成作業,晚上再花一兩小時調優比賽模型和設計智能體。儘管面臨學校考試和競賽的雙重壓力,他始終未曾間斷。「在香港關於AI的比賽不多,一開始參加比賽主要是為了拿證書,後來這個比賽發現很能鍛煉能力。通過這次比賽,也感覺內地學習人工智能的氛圍很好。」完成比賽後,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啟動他個人的「AI商業項目」。
IKCEST顧問、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賀樑教授認為,中學生能在本屆比賽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其個人的長期努力和自我規劃,同時也反映當前教育和技術發展的積極趨勢,「隨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國家對此領域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和學習人工智能,使得包括中學生在內的更廣泛人群,能夠參與到相關的學習和競賽中。這種趨勢預示着,未來人工智能領域將更加開放和多元化,同時,也將推動中國科技和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記者 朱輝豪)
頂圖圖說:2024國際大數據競賽獲獎選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