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青年事業發展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特區政府自2021年試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並於2023年將計劃恆常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19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書面回覆議員提問時透露,截至2025年2月,計劃共錄得1076間企業提供職位空缺,並有2262名青年成功入職。
津貼方面,試行計劃共發放1億1791萬億元,而恆常計劃在2023至2024年度及2024至2025年度(截至2025年2月)分別發放1507萬元及4999萬元,合計逾1.8億元。
青年就業動向方面,試行計劃下入職的1091名青年中,有632人完成18個月的在職培訓,其中464人獲企業繼續聘用,續聘率達73.4%。孫玉菡指出,青年未能續聘的原因包括提早離職、未獲僱主續聘或不接受續聘邀請。此外,企業可根據業務需要,靈活調配完成培訓的青年回港或留在內地城市工作。目前,恆常計劃下入職的青年仍在進行培訓,相關數據將由勞工處適時公布。
孫玉菡表示,為確保計劃的長遠成效,勞工處已委聘顧問公司進行為期三年的「縱貫研究」,向參與計劃的企業和青年進行跟進調研,了解青年的就業情況及收集各方意見。調研於2024年3月展開,中期報告將於2025年第二季提交,最終報告將為政府評估計劃成效提供重要參考。(中新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