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2日 星期三 -- 天氣
香港七欖周五舉行 閉幕禮將首次打開天幕放煙火15:23【A股收評】三大指數探底回升 滬指漲0.15%15:19「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汕頭市春季招聘會火熱啟幕15:18民建聯九龍城支部就打造「九龍新海濱」提出建議15:15環保署:2月因觸犯環保條例被檢控個案共48宗15:11這些人可以申請深圳惠民保二次報銷 最高可報銷6000元15:082025深圳藝術周啟幕 近八十場藝術展覽與春天共舞15:06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即將公布 消息:政府或設「封頂」機制15:00 香港七欖周五舉行 閉幕禮將首次打開天幕放煙火15:23 【A股收評】三大指數探底回升 滬指漲0.15%15:19 「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汕頭市春季招聘會火熱啟幕15:18 民建聯九龍城支部就打造「九龍新海濱」提出建議15:15 環保署:2月因觸犯環保條例被檢控個案共48宗15:11 這些人可以申請深圳惠民保二次報銷 最高可報銷6000元15:08 2025深圳藝術周啟幕 近八十場藝術展覽與春天共舞15:06 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即將公布 消息:政府或設「封頂」機制15:00 香港七欖周五舉行 閉幕禮將首次打開天幕放煙火15:23【A股收評】三大指數探底回升 滬指漲0.15%15:19「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汕頭市春季招聘會火熱啟幕15:18民建聯九龍城支部就打造「九龍新海濱」提出建議15:15環保署:2月因觸犯環保條例被檢控個案共48宗15:11這些人可以申請深圳惠民保二次報銷 最高可報銷6000元15:082025深圳藝術周啟幕 近八十場藝術展覽與春天共舞15:06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即將公布 消息:政府或設「封頂」機制15:00
民建聯九龍城支部就打造「九龍新海濱」提出建議

民建聯九龍城支部就打造「九龍新海濱」提出建議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5-03-24 15:15:54 來源:香港商報網

保護海港條例修訂稍後恢復二讀,民建聯九龍城團隊建議藉機在「簡化在維多利亞港進行小規模填海工程的機制」下,打造九龍新海濱,創造集休閒、文化、商業和生態於一體的世界級海濱空間。

民建聯九龍城團隊建議將九龍城區整條海濱連貫接通,以紅磡黃埔海濱為起點,中間連貫土瓜灣及啟德;優化市建局小區發展項目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劃(KC-018)和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KC-019);改善現時海心公園之間的行人連接與周邊環境,最終目標是貫通黃埔、土瓜灣、啟德海濱長廊,與尖沙咀海濱長廊和觀塘海濱長廊連成一線,成為本港特色地標。

在馬坑涌/宋皇臺段(翔龍灣煤氣調壓站和碼頭設施)方面,建議海濱長廊將牛棚藝術村的歷史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增設歷史展覽區、藝術裝置或互動式導覽,讓市民及遊客了解上址歷史演變。翔龍灣對開(臨海煤氣設施段)海濱研究增設行人路連接的可行性,將「九龍新海濱」與啟德體育園區結合,打造「體育+旅遊」經濟模式,如舉辦海濱馬拉松、單車賽等,吸引體育愛好者及遊客。海濱範圍還可增設單車徑與綠化區域,進一步推廣政府「綠色出行」倡議及減低碳排放,以助香港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該處更可引入智能健身器材如AI跑步機、互動式單車等,讓市民在運動時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善用AI互動藝術裝置,將運動與光影及聲音互相結合,讓市民在互動中放鬆身心。

民建聯九龍城團隊於海心段(海心公園對開的魚尾石)提出兩個初步建議,第一是避免進行較大填海工程,於海濱區域增設單車徑等,現有行人通道須進一步優化。其次為進行部分填海工程,採用「拋石護岸」的新式設計,以階梯取代傳統消波塊,打造臨海特色單車徑與觀海階梯,令海堤同時兼具「消波阻隔」和「閒暇休憩」功能,成為海濱「亮點」設施。

團隊在黃埔/土瓜灣段(青洲英泥碼頭)均有兩個建議,第一是假設成功取得九龍永久碼頭90號的擁有權,與相關業權持份者共同構建多功能海濱活動空間,周末舉行跳蚤市場、文藝表演等不同主題活動;閒時成為公共休憩空間,如藝文空間、垂釣區域等,讓區內居民使用。其次為未有取回九龍永久碼頭90號的擁有權,透過增設海濱棧道、開合橋等改善海港工程項目,令黃埔及土瓜灣海濱能成功連接。

民建聯九龍城團隊在紅磡站南面的臨海及前碼頭用地方面支持政府早前提出「活化紅磡站附近用地作長遠發展」倡議,建議成立專責小組協調當局、私人業主及相關持份者整合土地用途和業權,釋放海濱區域發展潛力。其次建議增設行人通道連接現時紅磡繞道行人路、尖沙咀海濱花園、紅磡海濱花園等,提升市民前往上址用地可達性。第三為通過增設觀景平台、觀景塔等,減少高架道路與鐵路設施對海濱景觀的影響,美化現有碼頭設施,將其轉型為文化或休閒空間。第四是引入商業活動空間如特色餐廳、文創市集及零售店舖帶動區內經濟活動,亦設置文化藝術和表演區域,定期舉辦不同主題展覽、表演如聖誕節無人機匯演、新春煙花無人機匯演等,進一步提升和吸引國際媒體報道及遊客到訪。

民建聯九龍城團隊總結通過借鑒國際成功案例,九龍海濱有優質潛力成為兼具功能性、美觀性及可持續性的世界級海濱空間。相關建議符合公眾利益,與港島海濱互相呼應。團隊期望政府繼續以「先駁通、再優化」策略,打通維港兩岸海濱長廊,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公共空間。

責任編輯:鄭嬋娟 民建聯九龍城支部就打造「九龍新海濱」提出建議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