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愛爾眼科發佈《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 2021-2023手術量增長28%

愛爾眼科發佈《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 2021-2023手術量增長28%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5-12 20:45:38 來源:香港商報網

    5月12日,愛爾眼科聯合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健康傳播與促進專項基金、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研究院、愛爾數字眼科研究所重磅發佈《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過去三年中,愛爾眼科在中、歐的近視手術量持續上升,2023年的手術量相比2021年增長了28%,反映出越來越多人選擇手術來擺脫眼鏡束縛。

IMG_5316.JPG

    《白皮書》基於2021-2023年間,涵蓋中國、西班牙、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等5個國家,年齡跨度18-85歲,共110多萬名患者、超219萬眼的近視手術數據進行分析。這也是繼2021、2022年在國內相繼發佈《國人近視手術白皮書》、《2022中、歐近視手術白皮書》之後,愛爾眼科第三次發佈近視手術大數據報告。

    《白皮書》的數據揭示了中、歐近視手術人群的性別、度數分佈等特點,以及手術方式的多元化和個性化趨勢。

    在性別方面,中國25歲以下人群中,選擇近視手術的男性佔比較高;而25歲以上,則女性選擇手術的比例更高。相比之下,歐洲各年齡段選擇近視手術的男女比例較平均。

    在手術度數方面,歐洲低度近視(125度-300度)手術人群最多,佔比40.8%;而在中國,中度近視(300度-600度)手術人群最高,佔比達到53.9%。

    手術方式方面,在愛爾眼科近視手術全系列技術中(包括個性化飛秒手術、ICL晶體植入手術、微創全飛秒手術和表層全激光手術等),個性化飛秒手術(精雕)在視覺質量提升方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選擇,2023年在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中的佔比達到66%。SMILE全飛秒激光手術成為學生近視人群中的主流選擇。

    《白皮書》數據顯示,ICL手術量在2021年至2023年間呈現顯著增長。2022年ICL手術量較2021年同比增長了23%,而2023年較2022年的增長更是達到了37%。這一增長趨勢表明,中低度近視人群對ICL手術的接受度正逐年上升。四川省醫師協會眼科專委會常務委員、愛爾眼科四川省區副總院長周進教授介紹,ICL手術因其廣泛的矯正範圍(50—1800度近視、600度以內散光)正受到越來越多中低度近視人群的青睞。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屈光分委會副主委、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屈光手術學組組長王錚教授指出,常見的近視手術分為角膜激光術和晶體植入術兩大類,每種手術方式的適用範圍和術後優勢都有所不同,重要的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據介紹,術後視力是衡量手術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白皮書》數據顯示,過去三年裏,在中國,ICL晶體植入術、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SMILE全飛秒激光手術的術後6個月裸眼遠視力均值,分別為1.12、1.14和1.16。此外,各術式近視人群術後一天、一個月、半年後屈光度日趨穩定,表明這些手術方式能為患者提供長期穩定的視力改善效果。

    複查是確保近視手術安全和效果的關鍵環節,《白皮書》指出,全球異地複查的需求逐年增加,2023年近10萬人進行了異地複查,相比2021年增長了59%。這一增長反映了患者對於術後跟蹤和護理服務需求的提升。

    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愛爾眼科推出了「全球複查護照」,通過愛爾眼科智慧醫院小程序的「複查護照」板塊,患者可以一鍵預約複查,並輕鬆查閱複查記錄和眼部數據等信息。這一創新服務不僅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術後管理方案,也象徵着近視手術領域服務模式的進步和數碼化轉型。(記者 何雯 通訊員 屈慧瑩)

責任編輯:林梓琦 愛爾眼科發佈《中、歐國際近視手術大數據白皮書2.0》 2021-2023手術量增長28%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