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鶴壁專場新聞發布會上,鶴壁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可回答記者提問,介紹了鶴壁在探索全域數碼化轉型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李可介紹,鶴壁市早在2013年便開始了智慧城市的探索之路,並於2020年進一步被評為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從去年開始,又攜手華為共建全國物聯感知體系示範城市,為推進城市全域數碼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今年9月19日在上海召開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鶴壁受邀向全球介紹了全域數碼化轉型的先進經驗做法。
在全鏈條推進產業數碼化轉型方面,鶴壁市加快推進功能性新材料、電子電器、鎂基新材料等傳統產業的數碼化轉型,「一鏈一策」制定數碼化轉型方案,對規上企業開展免費「一對一」技術指導,目前,累計改造建成68家省級以上智能工廠、數碼化轉型標杆企業等,平均生產效率提高30%、運營成本降低20%。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商業航天、合成生物、半導體及工業軟件等新興產業,年產30顆衛星的智造基地投入生產,建成全球最大的異VC鈉研發生產基地,龍芯中科自主研發的國產化CPU晶片項目投產運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佔比全省第二,2022年入選推動落實數碼化轉型戰略成效明顯省轄市,因產業轉型成效明顯兩次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同時,今年獲評全國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試點城市。
「建設智慧城市、推動全域數碼化轉型,必須做好配套,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李可說,鶴壁市加快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建設5G基站3600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獲批國家「雙千兆城市」。擁有涵蓋雲安全、物聯網等多領域的63項核心知識產權,鶴壁衛星算力中心、京東算力中心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基於「城市鴻蒙+」智慧合杆,構建「物聯、視聯、數聯、智聯」的鴻蒙城市數據底座和城市感知運行中心,打通全市46個部門的134個業務系統,城市基礎設備共享率達到100%,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
李可介紹,圍繞城市交通出行、社會治理、公共安全等方面,鶴壁市聯合華為打造紅綠燈智能配時、停車引導、智慧照明、火災自動感知報警等13個應用場景,有效改善群眾生活體驗,提高城市治理效能。依託「中原1號」「鶴壁1、2、3號」4顆遙感衛星,以及40多架空中無人機和地面2.5萬路攝像機、2萬個各種傳感器,構建「天、空、地」一體化全域安全感知體系,打造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指揮系統,有力保障全市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同時,改進政務服務移動端「鶴立辦」APP,150餘個高頻事項實現「指尖辦理」,在全省創新推行政務服務「視頻辦」,實現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窗口與群眾隨時線上「面對面」直連,全市97.7%、2059項事項全程實現網絡辦理,群眾辦事便利度和獲得感不斷提高。(記者 王皓萍 李欣 實習生 李佳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