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警惕占領行動的后果

2014-04-04
来源:香港商報

  港區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蔡毅

  近期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行政院的新聞引起香港社會廣大關注,更令各界人士擔心香港的「占中運動」。事件起因是台灣跟內地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少學生認為當中的內容損害台灣整體利益,於是組織發動反服貿運動,喊着「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鼓動學生在立法會靜坐,繼而失控占領行政院,警民雙方發生流血冲突。

  和平占領造成失控局面

  台灣占領立法院的行動,本來打着和平抗爭的口號圍堵立法院,結果最后還是演化成暴力事件,學生受到政黨人士鼓動而組織冲擊、占領行政院,更與警方發生流血冲突。從整件事當中不難發現,無論怎樣強調和平也好,局勢依舊很容易失控。而香港即將發起的「占中運動」,不可能完全回避這個可能性的發生。學生是最容易被鼓動,也是最容易失控的一群。占領行政院后,媒體紛紛譴責台灣警方冷酷無情,但大家似乎選擇性地去遺忘警察是社會上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維持秩序的職業;更何况帶頭破壞秩序的正是參與行動的學生、居心叵測的政黨人士及推波助瀾的媒體。警方只是履行維持秩序的職責,并不應該受到譴責。

  占領運動后果嚴重

  事實上,大家應將焦點放在以占領作為手段的社會運動,究竟這種表達意見的方式為社會帶來什麼后果?如果每個持有不同意見的人都發起占領行動,其實行動本質已經是少數人的暴政;因為它要脅社會、要脅政府去答應它的要求,漠視社會上大部分人士的意願及訴求。而這種行動一旦成功了,將被視為一種有效表達意願的方式,贊成及反對兩派人士紛紛爭相仿效來表達自己的訴求,社會從此陷入永無止境的混亂當中,政府必須花費更多資源去平衡雙方的訴求,更無望各界用理性持平的態度進行公開討論了。

  若有人以「當社會制度、法律不好,便可以有限度的違法行為去實踐公義」這個理由而發起「占中運動」,大家更應該考慮清楚它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如此激烈的做法往往會將事情推向對立面,只是純粹滿足自我的訴求,更對年輕一代及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社會之所以浮現種種問題,并非民主選舉可以完全解決,若單純地將所有問題歸咎於這個因素,而強行迫使社會接受他們所提出的方案,最終只會妨礙香港民主的發展。

  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率領下,全體立法會議員4月中旬將到上海訪問,屆時特首也會中途加入。訪問團主要目的是讓議員親身感受上海最新的發展狀况,并就政改一事與官員進行交流。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議員應該放下成見,透過訪問凝聚共識,為香港普選踏出第一步。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