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吁请高度警惕被遮蔽的通货紧缩压力

2014-04-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PPI连续第25个月呈负值了。作为最敏感、最直接反映整体经济需求的指标,PPI比其他指标更能反映实际经济需求的变化:总体上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通缩态势已经若隐若现。CPI与PPI的背离既掩盖了需求不足,也掩盖了可能已经出现的通货紧缩。考虑到经济下行的冲击,CPI已连续数月低于3%。尽管在目前的内外经济大局下,反通货膨胀与防通货紧缩的政策纠集看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现在需要高度警惕形成通货紧缩的可能。

  在刚刚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反映中国经济面临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承压的严峻态势。金融货币数据同样也不容乐观,再加上PPI持续的负增长,让人不得不担忧:我国是否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通货紧缩?

  首先,PPI持续负值反映总需求不足问题日益严重,通货紧缩预期上升。3月PPI达到-2.3%,跌幅较2月继续扩大0.3个百分点。这是PPI连续第25个月呈负值了。作为最敏感、最直接反映整体经济需求的指标,PPI比其他指标更能反映实际经济的需求的变化:既包括内需与外需、又包括生产需求与生活需求。一方面,进出口数据不仅反映外需的不足,而且也反映内需的窘境。因此,笔者认为进出口数据显示的当下我国经济极为严峻的态势是超预期的。众所周知,去年下半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复苏表现越来越稳定。按照一般逻辑,外需无论如何都会有所增加。但事实却是今年以来我国的出口数据越来越不理想。虽然有同比数据“矫枉过正”因素的作用,但这掩盖不了国内经济结构上的一系列问题。而进口数据的疲软,更凸显出国内需求不足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总体上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通缩态势已经若隐若现。从经济总量数据看,2010年至2013年GDP增速分别是10.4%、9.3%、7.7%、7.7%,今年一季度已降至7.4%。下行趋势比较陡峭,一旦通缩趋势形成,必将进一步拖累投资和消费。而PMI数据作为实体经济对未来的预期,则令人困惑不已。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PMI指数虽然勉强维持在50%以上,但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5个月在50以下。这再鲜明不过地反映了当下中国整体经济的僵局: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处于明显收缩状态——不管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而实体经济是最难以“伪装”的。在微观经济数据上,实体经济中最主要的制造业中的中坚——周期性行业利润不断下滑到了亏损的地步。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行业更深陷过剩困局。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形势下,首先受到冲击的当然是周期性行业,然后是非周期性行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干,问题是在不断累积。而随着实体经济的需求出现明显的下降,持续的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回调也是必然,虽然可能在某一时间会出现“反弹”,但终究难以持续。进入今年3月后,主要矿产品、能源、有色金属等价格仍然不振。PPI在去年上半年负值有所缩小后,又是连续扩大负增长率,反映的就是受经济低迷、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压力不减,总需求回升动力不足。

  其次,CPI与PPI的背离掩盖了通货紧缩的隐患,这是需要格外警惕的。一方面,CPI的“不高”“不低”掩盖了消费不足的问题。多年以来,有些人总是“不担心”中国的总需求问题,原因似乎很简单,就是中国有庞大的国内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而CPI与PPI不同步的走势、有时甚至是相背离的走势,也“证实”了国内需求(消费)始终不可低估。显然,CPI与PPI的背离走势实际上掩盖了通货紧缩的隐患。因为,宏观数据反映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难以持续,特别是在经济增长预期不足的情况下,收入预期下降将直接打击人们的消费信心和预期。近十多年来,数据反映的消费增长率一直相对稳定,无论在收入增长很高的时期,还是在经济刺激作用很大的时期。消费始终难以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如果把房地产和物价上涨因素剔除,那么消费的实际增长是很有限的——根本不能与出口、投资“媲美”。在消费实际上没有这么大的作用力的情况下,CPI与PPI的背离走势就可以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解释:消费无法实质上通过扩大推动CPI带动PPI。或者说,PPI的下降来源于实质性总需求的不足,而CPI的上涨——或来源于简单的货币推动、或由于非货币的因素,例如“调价”,而主要都不是因为需求因素。

  笔者由此推断,CPI与PPI的背离既掩盖了需求不足,也掩盖了可能已经出现的通货紧缩。事实上,考虑到经济下行的冲击,CPI已连续数月低于3%,现在需要高度警惕形成通货紧缩的可能。

  再次,反通胀与防通货紧缩政策的纠集。毫无疑问,我国货币管理当局始终以坚持反通胀政策为己任。在本月初的海南博鳌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明白无误地表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控制通货膨胀率最为重要。周小川还特别强调,央行历来注重货币政策调控主要包括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新增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等四个指标,但这四个目标的权重会动态调整,根据当前情况,央行可以把促进就业作为重要参考目标,但控制通货膨胀更为重。央行这样做,当然有其道理。因为,过去十多年间我国曾经投放了巨量货币流动性。中国央行随后必须不断反通胀不可。而且,国人也对通货膨胀深恶痛绝。因此,反对通胀政策在央行已经成为“常态”。

  但是,不能不说,我国央行的政策并不能完全都是反通胀的。防通货紧缩的政策导向也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例如,所谓的“物价上涨目标”的确定。今年,在 GDP增长率目标明显低于前些年8%、10%的情况下,3.5%的通货膨胀目标就似乎有点高了,有防通货紧缩的“嫌疑”。再如,上面提到的CPI与PPI的背离中,CPI业有被人为调高的迹象,这在客观上有反通货紧缩的效果。

  在目前的内外经济大局下,这种反通货膨胀与防通货紧缩的政策纠集看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金融货币数据还是值得关注的。3月末M2同比增长12.1%,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个和1.5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5个和3.9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速在持续放缓、处于低位,反映了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据此,笔者的判断是,通货紧缩时期真的已到来了。

  (潘正彦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