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服贸”,4月“反核四”——两场声势浩大的“街头运动”搅动台湾社会。
虽然诉求不尽相同,但这两场“街头运动”有着相似之处:抗议民众皆高举“代表人民、捍卫民主”的旗帜,“不依不饶”地要求当局接受其诉求;而结果都是当局被迫作出让步,事件才暂告一段落。
“街头运动”中,“反服贸”的学生团体占领“立法院”24天之久,还一度冲击“行政院”;“反核四”时,台湾颇具悲情色彩及道德声望的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则以“无限期禁食”的方式以死相逼,要求“政府”停建“核四”。这些举动,让不少人心生疑问——民主就是这样玩的吗?
客观地说,不管是“反服贸”,还是“反核四”,都代表了一部分民意,也说明当局的政策可能没有照顾到一部分民众的利益。民众当然有权表达自己的诉求,并要求当局进行检讨和改进,但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如同人生病了固然要吃药,可吃什么药、怎么吃,却有讲究。如果“吃错药”和“乱吃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适得其反。
针对“服贸”和“核四”,一部分台湾民众选择了“街头政治”这剂猛药。可猛药未必是良药,并且暗藏“毒素”。民主政治的要义在于,各方和平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并通过民主程序形成代表多数人的价值选择。而“街头政治”往往与真正的民主背道而驰。
首先,“街头政治”的“代表性”是存疑的。
尽管走上街头的民众号称“代表人民”、要求当局“倾听人民的声音”,但是,他们所谓的“代表人民”究竟是谁、通过何种程序授权的?在“反服贸”、“反核四”两个议题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持不同看法,这部分民众包不包含在“人民”范畴之内呢?
其次,“街头政治”容易诉诸激情与暴力,不利于和平理性协商。
“街头政治”中,本该是严肃探讨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议题,往往都被简化为一条条标语和口号,有时甚至被“升华”为“抒情”和“道德拷问”,这使得“理性”几乎没有立锥之地。此时,“对话”往往难以实现。“反服贸”中,不同政见的群体各说各话,完全听不进去对方的声音,甚至在社交网站上出现了互删意见不同好友的“风潮”,进而打压不同意见者。台湾社会一度出现所谓“寒蝉效应”,许多支持“服贸”的人士,因为害怕被围攻而不敢发声。
更为不妙的是,“街头政治”由于其大规模人群聚集,很容易“擦枪走火”、滋生暴力。“反服贸”的学生从最初的和平集会,演变为通过暴力打砸进入“立法院”,甚至冲击“行政院”,与警方发生流血冲突就是一个例子。
自从1987年“解严”以来,台湾在20多年时间里,逐渐建立起了一套议事规则。这些规则虽也有弊端,但相对理性平和,比如,组成游说团体、由少数党提出法律修正案、利用媒体发声、行使罢免权、启动弹劾机制等等。
当然,在有些人看来,这些方法与“街头政治”比起来见效慢,实施起来更需耐心。以“反服贸”为主题的“太阳花学运”,显然抛弃了这些民主议事规则。学生们占领“立法院”、冲击“行政院”,粗暴践踏了台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主社会的法律底线,以致有的台湾学者扼腕叹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严前”。
随后的“反核四”运动也传染上这些“恶习”。示威者占领没有申请“路权”的交通要道、瘫痪交通、久久不散;在诉求方面更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当局一度作出退让,承诺在对“核四”完成安全检查以后,将启动“公投”程序决定其存废,但是抗议民众继续“以死相逼”,当局不得不同意“核四厂停工封存”。
熟悉台湾政治的人士担忧,如此风气一开,台湾的代议制度将失灵。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刊文所指出的那样:“台湾的政治或将越来越由街头运动决定”。这无疑是一个可怕的趋势。在这方面,前段时间“街头政治”热闹非凡、如今国家却陷入分裂和内战边缘的乌克兰,以及陷入街头运动“死循环”的泰国,就是显见的“前车之鉴”。可见,“街头政治”是一剂有毒的猛药,服用须谨慎。(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