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開拓新強心針 避免自打毒針

2014-05-17
来源: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本港經濟增長放緩,威脅已經愈來愈大。統計處昨公布了首季經濟表現,結果遠遠遜於市場預期,GDP按年增長2.5%,乃一年半以來最差,按季更加只增0.2%,較之前的0.9%大幅收窄。當局雖然維持全年經濟增長3%至4%的預測,不過社會各界還應居安思危,既要鞏固傳統產業的發展,亦要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尤其要避免嚴重損害穩定發展的操作。

  過去一段時間,本港經濟發展令人滿意,2003年SARS之後迅速反彈,連年錄得6%至8%的增速,及至2009年金融海嘯短暫衰退,不過很快又重拾升軌,隨後兩年分別增長6.8%和4.8%,可是近幾年,經濟增幅卻顯著回落到3%以下,最新公布的2014年首季數字,只是稍稍優於作為金融海嘯重災區的美國,按季而言更與復蘇乏力的歐洲看齊,同時亦比不上同區包括新加坡、韓國、台灣等,發展情況無疑令人憂慮。

  鞏固傳統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的工作,實有必要加大力度。首季經濟差強人意的主因之一,乃是外貿表現異常疲弱,同期貨物出口按年僅增0.5%,較上季的5.7%增長急速放緩,經季節性調整實質更跌3.4%,當中,無論是出口先進市場,抑或是新興亞洲市場,情況均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內部需求也增長放緩,私人消費開支只增2%,經季節性調整則僅增1.1%,反映即使勞動市場表現理想,市民本地消費意欲未見特別受惠。可喜的是,新興的六優產業發展理想,由2008年至2012年間,年均增幅高達10%之多,尤以環保和文化創意的升幅最為顯著,期內增加值飆升五成至六成﹗雖然,有關產業佔本港經濟的比率並不太大,全部加起來尚且不足一成,然而發展潛力還是毋庸置疑,乃未來不可忽視的增長極之一。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新發展區,由新界北、九龍東,到大嶼山等,均可望拉動經濟進一步發展。

  除了創業,還應守業。金融業作為本港一大支柱產業,亦是香港享譽國際的金漆招牌,加大發展尚且猶恐不及,何來搬出「佔中」鬧劇來自毀長城﹖難道推動本港「民主」發展,非得犧牲金融及經濟發展﹖優良的財政管理也是香港的成功基石,乃債台高築的美歐等地不能比擬的,何來又搞「拉布」自我逼入「財政懸崖」﹖難道個別人士的政治訴求,足夠凌駕其餘絕大多數市民的意願和福祉﹖以上的政治化操作,無可否認乃嚴重威脅本港未來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危險元素。除此以外,基於保護主義及排他情緒,旅遊業亦成為了針對對象,即使最新統計顯示,直接旅遊消費分別佔了住宿服務、零售和餐飲服務的91%、32%和20%,而有關行業一共創造了近55萬個職位,即佔全港的20%﹔雖然,旅客過多的確容易擾民,但不代表旅遊業不應繼續發展,當中絕對存在趨利避害的改善空間,其減慢發展肯定對就業市場帶來不輕衝擊。

  本港經濟增長逐步放慢,繼而陷入不進則退的困境,恐怕是個不爭事實,故此實有需要開拓新的強心針,至少必須避免自打「佔中」等毒針。儘管能夠符合預期,全年經濟增長得以達到3%至4%的目標,試問這又是否真正足夠呢﹖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