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經濟放緩 需秉持勇謀平常心

2014-05-14
来源:香港商报

  ——王長久

  國家領導人近期對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表述,令外界進一步確認中國經濟已從過去高速增長的常態,進入到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而隨著國家經濟從既往的常態過渡到「新常態」,社會各方的「老腦筋」已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情况了,適應經濟放緩「新常態」,與狼共舞需要人們變換「新腦筋」。

  平常心對待增速放緩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目前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與此同時,政府必須防範風險,「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盡可能減少其負面影響」。

  「新常態」是近年來出現的重要的經濟術語,在宏觀經濟領域被西方輿論普遍形容為危機之后經濟恢復的緩慢而痛苦的過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從過去的「常態」轉變到「新常態」已經逐漸成為更多業內人士的共識,而此次習主席明確這一提法,有助於統一各方的思想。

  業內分析指出,與過去的常態相比,中國式的「新常態」可能會有幾方面的特點:增長速度可能會比過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與全球範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相比,仍然有望保持較高水平;推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將轉向主要依靠轉型升級、生產率提升和多元的創新;經濟結構也將會發生新的變化,比如,服務業的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投資的比重會達到峰值并緩慢降低。

  習近平特別強調,中國需要適應經濟增長速度的「新常態」,在增速放緩的情况下要保持「平常心態」。筆者認為,這個平常心就是,一方面要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保持信心,中國經濟還是可以實現中高速發展的;一方面不要對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諸如CPI破「10」、PPI持續26個月下滑、PMI數值低位徘徊等大驚小怪,這一切都是中國經濟放緩「新常態」的表現。

  中國明確承認進入「新常態」需要一定的勇氣,承認現實就是實事求是,就是不要粉飾太平,回避矛盾。只有從實際出發,制定的對策才能對症下藥。

  增速放慢將是常態

  中國自實施改革開放國策以來,經濟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常態,而在2008年和2009年,面對美國次按危機的冲擊和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的風險,國家啟動了4萬億的刺激計劃,加上地方投入,規模龐大。雖然短時間實現了「保8」,并一度將經濟增速擴大到兩位數,但政府的強勢介入也造成了不少的負面效應,如地方債高企等。事實上政府的強勢干預并沒有完全扭轉經濟增速回落的勢頭,中國近期經濟增速的放緩其實是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的,這就很能說明問題。習近平強調政府必須防範風險,這些風險有一些就是上一輪刺激新政埋下的。所以,面對經濟放緩的數據,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再像上一次那樣出台大張旗鼓的刺激政策,而是采取容忍經濟放緩的態度,堅持調結構的思路,采用微刺激和定向寬松,避免「硬著陸」。

  現在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放緩到中高速增長,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從粗放式增長變成創新和消費驅動增長,這個時期要把防風險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業內認為這個風險主要體現在地方債務壓力、金融風險、產能過剩、要素成本上升等方面。

  正如習近平所說的,現在重要的是要逐漸適應「新常態」,應該尽快轉變認識。應該看到,中國經濟增速的放慢將是一個常態,對此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也不要指望國家再搞大刺激,如全面放水等至少短期還不會動用。另外,要容忍經濟增速放緩,內地可能迎來自1990年以來最乏力的增長。可以預見的是,國家不會因為經濟放緩而放慢改革的措施,今年被定義為中國深化改革元年,中國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况下,不會推遲實施經濟改革措施。這也要求各方提高對改革的容忍度。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