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降準步調慎重幣策仍留空間

2014-06-10
来源:宗荷

   央行繼今年4月25日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后,定向降準「第二支靴子落地」。不過此間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連續兩次定向降準可以看出,中國央行政策選擇步調慎重,對中國市場資金量影響面不會很大,領域針對性也比較強。此外,定向降準政策效果如何,需其他政策和機制相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就央行近期施政步調而言,穩健貨幣政策,仍留有空間。

  政策新措力度適中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昨日表示,總體而言,中國央行此次定向降準力度適中,在政策效應的選擇上比較謹慎,與上一次定向降準政策保持了較好銜接。中國央行連續選擇定向降準的謹慎態度,正是為下一步政策留好空間:如果政策適合、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就保持目前步調;否則,還可根據經濟形勢變化,合理調整。

  「從力度看,央行更多是注重微刺激」,宗良表示,「這是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為的是引導信貸資源支持「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和小微企業」。同時,此次定向降準為政策覆蓋的城商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了一個較好發展空間,可以推動中國金融領域相對薄弱的城商行、農商行的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對記者表示,定向降準是一項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旨在既要保持貨幣總量適度穩定增長,又要大力支持具有真實市場需求的產業和企業,尤其是對就業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微型企業。預計,此舉可以增加至少3500億元人民幣的可貸資金,如果能夠全部用於小微企業、三農和個人貸款,將對經濟穩增長發揮重要作用。

  但向松祚同時強調,定向降準需要其他政策和機制相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重要的是金融機構應該調整激勵機制,鼓勵基層員工服務小微和「三農」的積極性,銀行金融機構應該改變盲目追求做大做強的冲動,專心服務某個區域、某些行業,力求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爭相到滬京深穗等特大中心城市設立分行。

  仍需釋放改革紅利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認為,央行定向降準符合新常態下調控方式,此輪定向降準涉及大多數城商行和農信社,力度大於上次。但是,定向降準并非結構調整「萬能藥」,一來無法改變金融機構惜貸、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阻的事實;二來無法改變存款創造后,貨幣流入產能過剩和融資平台等強勢部門的趨勢。他認為,政策發揮作用仍需釋放改革紅利。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