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吃貨釋義

2014-07-16
来源:香港商报

   吃,常被看做一件挺俗的事兒。如果一個人特別喜歡吃,整天琢磨吃,就難免被周圍人說成是個「吃貨」,帶幾分玩笑,也暗含些揶揄。然而世事有變,這幾年電視上美食節目大行其道,加之網絡語言的強大生命力,「吃貨」一夜之間華麗轉身,成了愛美食、懂生活的朋友自嘲或互稱的流行語,表明的是一種溫情隨性的生活態度。

  其實,「吃」這件事原本不俗,講究飲食恰恰是一個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是對大自然所賜的敬畏和珍視。况且日久天長,潤物無聲,吃也浸潤在了我們的習俗和文化里。比如,當被問及家里有多少人時,我們回答的常是「三口」而不說「三位」。若是隨便翻開一本辭書,不論是《說文解字》還是《現代漢語詞典》,按偏旁部首來分,「口」字旁的字幾乎都是最多的。它們不僅被用來描述吃態,也用來表達情感,古往今來豐富而靈動的日常生活因而躍然紙上。

  再看看我們的文學名著,《水滸傳》里到處豪吃,《紅樓夢》中滿紙細品,就連講述和尚取經的《西游記》也常常用這麼一句話引出故事:「徒兒呀,為師有些餓了,你去化些齋飯來吧!」再來看看我們的生活。正月十五鬧元宵,端午時節吃粽子,無論大節小節幾乎都有特定的吃食。孩子出生要吃,定親結婚要吃,過年團圓要吃,依依惜別要吃,朋友聚會當然還是要吃,甚至我們祭祖上供也一定要擺放上幾盤子吃食。再有,拎著點心匣子走親戚看朋友的經歷恐怕誰都有過吧?其中的意味并不在於幾塊點心,傳遞的是禮數和尊重。

  吃,對於我們遠遠不只是充飢,而是融於言行,關乎禮儀,近乎信仰。飲食習俗是一切文明的基礎,它最頑強,也最牢固。它化在人們的骨子里,形成一個民族特有的精氣神,表現著一個民族的生活之美,之樂,之獨樹一幟。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創作出了《基度山伯爵》、《三劍客》等三百餘卷文學作品。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卻舍弃了小說和戲劇的創作,孜孜不倦地吃遍了巴黎大大小小的餐廳,慢慢地吃,默默地想,最終把自己的心得凝練成了一部「能看,可讀,好用」的《美食大辭典》。這不僅是美食和文學的一次豔遇,更是法國餐飲文化得以發揚光大的強心劑。

  一個人可以把外語說得滾瓜爛熟甚至超過母語,但卻很難改變娘胎里帶來的飲食習慣。當他背井離鄉久居海外的時候,最思念的或許就是小時候奶奶一勺勺喂過自己的藕粉,或媽媽塞在書包里的那盒熱騰騰的餃子。一個人倘若真的忘了家鄉的吃食,那也就真的沒有了故鄉。而一個民族,若是連飲食習俗都徹底改變了,也就離消亡不遠了。現在倡導國學,講求回歸傳統。而所謂傳統,本質上應該是生活的傳統。生活,無外乎衣、食、住、行。可您看一看,現如今我們穿的衣、我們住的房、我們乘的汽車及飛機,乃至我們受之父母的頭发,還有多少我們這個文明所特有的痕跡?然而,拿起筷子端起碗,我們發現,我們的飯菜沒有變--她有滋有味,她絢麗多彩,讓我們吃下去腳底下生根,心里頭踏實。我們的飲食習俗還在,所以我們在。

  京城文人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