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歐央行出手 防衰退通縮

2014-09-06
来源:香港商报

  歐央行出乎預期加推寬鬆措施,不但進一步降低利率,由0.15厘減至0.05厘的歷史最低,銀行隔夜存款「負利率」亦同步調至負0.2厘,而更令市場驚喜的是,該行終於出手購買資產,下月起將開始買入「資產抵押證券」(ABS),詳情則留待下月決定並宣布。縱然歐央行並未採取正式量寬措施(QE),惟已足夠刺激歐元即晚應聲急瀉1.6%,兌美元跌穿1.3關口創逾14個月最低。

  歐洲最壞時刻已過,債務危機無疑解決,惟並不代表由壞轉好,經濟增長及通脹的持續低迷,加上烏克蘭緊張局勢未有平息迹象,均迫使歐央行不得不再度寬鬆,包括祭出非常措施,來防範新一輪危機升溫。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上季經濟按年僅錄得0.7%的增幅,按季比較更加向下修訂至持平,反映當地復蘇步伐差強人意,特別是作為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同期GDP環比更下降0.2%,情況無疑堪憂;通脹方面,情況則更嚴峻,7月份CPI僅增0.3%,增幅放慢的下降趨勢已達3年之久,按季更加下跌0.7%,顯示通縮問題基本迫在眉睫,距離2%左右的目標通脹愈來愈遠。相較而言,美國經濟持續好轉,最新GDP和CPI分別達到2.4%和2%,連同英國兩者的退市及加息條件愈來愈充分,反觀歐元區表現卻是乏善可陳,倘無新的刺激勢恐落入衰退和通縮之深淵。

  歐央行的非常措施,經已產生一定作用,出其不意的手法便令歐元大瀉,不論對提振出口,抑或紓緩通縮壓力,肯定都會帶來相當效果﹔不過,要解決信貸增長嚴重不足的根本問題,則尚需時間觀察。事實上,歐元利率本已低無可低,0.15厘跟0.05厘的實際分別並不太大,尤其是當地甚至採取「負利率」政策,銀行囤積資金需要「罰息」,但過去一段時間信貸增長仍嫌疲弱,7月份歐元貨幣供應M3按年僅增1.6%,非金融機構的貸款更跌2.2%,家庭貸款方面亦增長緩慢,即是金融海嘯後的「去槓桿化」問題仍然困擾當地金融市場,前一階段的措施並未發揮預期之效。此所以,歐央行今次不但進一步雙重降息,來提高企業借貸和銀行放貸的意欲,還同時引入類似QE的購買資產計劃,直接由央行買入ABS,當中並針對非金融和私人的類別,從而繞過銀行之類直接向實體經濟注入資金,以望更好解決市場上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雖然這非真正的QE,並無印鈔買債,惟也同樣推低債息,德國10年期國債昨便跌穿1厘,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大歐豬亦降至2厘左右,不但較歐債危機時大幅回落,現時的孳息率比美國還要低,何況歐央行一再重申QE大門未關,無疑大大紓緩了歐洲各國的債務負擔,為推行更多及更大的財政改革創造條件。

  歐洲再寬鬆,無可避免會牽動環球金融市場,本港當局實宜密切關注最新發展,尤其是資產泡沫風險方面。最近,港匯便一直挨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早前更有逾千億元流入,本已降溫的樓市且還重拾升軌,官方樓價指數已連續兩月創出新高。韓國方面昨已放言,會採先發措施應對歐洲寬鬆措施。由特區政府到金管局必須因時制宜、靈活應變,勿落後於形勢,如此方可確保本港金融及經濟的穩定發展。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