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地方GDP崇拜積重難返

2014-09-06
来源:香港商报

  今年是中國深化改革元年,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提高對「創新」的重視程度等,都是今年改革的熱詞。今年還有一個熱詞,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自從年初李克強總理提出今年GDP增長目標是7.5%左右以來,各方就一直在關注著中國GDP數據。

  最近內地對GDP的關注程度更高了。一是半個多月前有消息說,超過70個中國較小縣(市)不再把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考核政府官員的一項標準,以便將主要精力轉向環境保護及減少貧困。二是本月3日高盛發文稱:中國將調整GDP統計標準,7.5%目標更易實現。三是4日內地媒體披露,中國地方GDP總和連續十年超全國,而且相差越來越大。

  各方面互相矛盾的信息說明,一方面中國已經開始嘗試告別唯GDP時代,顯示中國正在轉變不惜代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轉而更注重保護環境和減少貧困等民生指標。而另一方面,在更大的更高的層面,GDP崇拜仍非常盛行,如在GDP統計口徑上,從省到市、縣存在著明顯的層層加碼問題。這背后也是一種惡性的競爭,掀起了官員之間的浮誇風、急躁風,為了追求GDP不惜代價,把明天的投資也轉移到今天來。

  要剎地方GDP加碼風

  據報道,內地地方GDP造假問題今年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上半年各省份GDP總和超全國數據3.4萬億元,「1+1>2」的怪圈更加突出。而且,地方經濟總和已經連續十年超全國,并且兩數據的差額是如火箭升空一般節節攀升。中央與地方在統計數據上的巨大差异,不僅可能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而且也會對公務員隊伍造成不好的示範,在國際上更是影響到中國經濟數據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人們不知道,在打架的數據面前,該信誰的。所以,中國急需采取行動,剎住地方層層加碼的歪風,讓中國的經濟數據和國際接軌,以正視聽。

  不妨引入第三方核查

  長期以來,GDP一直是各界最關心的經濟發展量度。但是過猶不及,一旦過分強調GDP,就會落入誤區。為了中國的長遠、可持續,以及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唯GDP是從」的陳舊思路必須轉變。

  打擊統計數據作假,應該先治標,后治本,先處理一批,殺鸡嚇猴。如果誰多報就按瀆職罪處理,看看誰還敢作假?另外,如國家高層想知道真實的GDP數據,不妨由國家指派第三方獨立統計數據機關或公司來統計GDP數據,這個數據才會有真實性。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2014年要全力推進重點改革創新,積極穩妥推進國家統一核算地區生產總值。希望這樣的設想早日付諸行動。王長久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