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从「占中」看产业经济学

2014-10-09
来源:香港商报

   政改、普选、「占中」全是今年热爆议题,但内地就不是这样看。笔者近日看过不少报道访问内地人对「占中」的看法,他们大都漠不关心。无他,香港与内地政治环境不同,内地人对「占中」不太热衷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占中」期间,的确见到街上少了一些自由行旅客。内地人减少来港,最影响是什麽行业?上周某大报章已有专栏对自由行旅客进行访谈,当记者问及内地人对香港的印象,他们说:来港只是购物,没有其他。

  香港没有吸引人的景点
 
  香港旅游业靠自由行,就算外国游客都可能被「占中」吓怕,故旅游业一定是今轮「占中」最受影响的行业。但想深一层,就算没有「占中」,香港旅游业前景真的是一片光明吗?还是「占中」已凸显旅游业的深层次问题?而令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何解香港在内地人眼中只是一个购物城市?如果旅游及零售业进入寒冬,未来香港经济又如何应对?
 
  说实在点,内地人就是认为香港没有任何吸引景点。迪士尼及海洋公园都去过几次,纵使近年港府落力推广旅游业,但笔者早已讲过,香港旅游业本就缺乏本土性。四川有大熊猫,云南有梯田,湖南有张家界,香港有什麽?赤柱、浅水湾吗?大家心知肚明。
 
  其实不只香港,强劲竞争对手的上海亦同样面对旅游定位不清晰及品牌资源较少的问题。然而,在本年7月25日,沪苏浙皖签署了《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旅游一体化行动纲领》,标志着新一轮长三角旅游合作发展正式启动。三省一市将共同推动跨区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旅游景点。
 
  笔者不多讲这行动纲领的内容,但明显见到由上海口岸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始,上海市政府都意识到与邻近地区一同推广旅游业的重要性。同时间,这行动纲领亦提出需要上海邮轮母港发挥领导作用,沿东海和黄海重点打造宁波、舟山、上海和连云港的邮轮母港组合,藉此推广区内邮轮业发展。邮轮业近年已被视为旅游业的金矿,在长三角的邮轮业迅速发展下,香港呢?大家只见港府仍然忙於解决的士接送问题。
 
  这纲领中「三沿五环一轴」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蓝图,在现时政治环境下香港政府断难提出。但明显地,「占中」的出现确实是一大好时机让香港政府反省未来旅游业应该如何走下去。近年,不少政客提议香港每区应建立一个景点来解决现时旅客过於集中的问题。然而,每区一景点就能吸引游客吗?笔者相信,香港的强项根本不在旅游景点。如果政客以至政府常以旧思维来推动经济发展,就会永远跌入产业单一的局面。中港经济融合无可避免,但香港政府亦应好好思考如何配合周边地区的产业来突出本身优势,摆脱现时经济倚靠旅游及零售业的困局。
 
  港优势在於接近东南亚
 
  再看看长三角经济的例子。南京坐落於江苏与安徽省中间,自古以来就是东西运输必经之地。另外,南京的高新区以软件科研企业居多,高校亦云集,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是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选择之一。再看看其他长三角地区,无锡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米市之一,另外亦有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丝绸之府的杭州,中国渔都的舟山,还有被毛泽东称为「名士之乡」的绍兴等。至於上海,金融业当然是重中之重,亦带领了区内经济走向国际,而产业多元化就成为长三角发展的最强后盾。
 
  相比之下,在珠三角,广东省城市大多以制造业为主。近年的热烈讨论亦环绕如何把产业升级至高科技制造业及转变成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比产业多元化的长三角,珠三角明显失色不少。不过,香港於珠三角内的金融及商业发展成熟度首屈一指。无论作为人民币融资平台,还是内地企业走向国际,香港仍是不二之选。然而,笔者觉得更重要的是,比起上海,香港最大优势是地理上更接近经济发展迅速的东南亚。以往笔者已经讲过,历史以来上海主要以日、韩为重要贸易夥伴,但东南亚呢?起码地理上香港更有潜力接触这些市场。若果香港能够协助珠三角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加上本身金融业的优势,以今时今日东南亚日渐爆发的消费力,珠三角硬撼长三角?绝对不是天方夜谭!
 
  总括而言,上海本就缺少顶级旅游景点,但却可利用与邻近地区的协同效应来减低对经济的影响,这是港府可以学习的地方。其次,认识本身强项根本不在旅游业后,便应该利用在金融业上的领导地位,发挥区域经济的影响力来突破现时产业单一的困局,这才是未来香港经济的出路。「占中」或许对某些人来说是人神共愤,但都不失为一个好时机,让政府停下来,反思一下。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环球金融市场部 刘振业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