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同性婚姻的衝擊

2014-10-1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余偉錦

  自歧視條例諮詢開展後,不少人十分關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利弊。支持同性婚姻的人固然不少,反對的亦十分多。不少反對者擔心同性婚姻合法化會對現時的婚姻制度和家庭結構帶來衝擊。由於這觀點獲得廣泛關注,因此有必要作較深入的討論。

  同性婚姻合法化將帶來不少重要的轉變,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假若同性伴侶可合法地取得婚約,他們便可享有一人以上的權利,如可共同申請綜援,申請二人家庭的公屋和領養小孩子。在家庭結構方面,我們除了「父母家庭」外,亦將會有「父父家庭」和「母母家庭」。然而,同性婚姻合法化會否對現時的婚姻制度和家庭結構帶來重大的衝擊,則有待商榷。

  許多人不願踏婚姻之路

  一男一女發展感情,透過婚書作出永恒的承諾,然後合組家庭,生兒育女,把文化、資產和對社會的承擔傳給下一代,是大眾一向所推崇的婚姻和家庭運作模式。然而,這模式近年來不斷受到經濟和社會因素所衝擊。這從離婚、單親家庭、同居和不婚人士的數字不斷增加,已可見一斑。不少學者指出,這些轉變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有着莫大的關係,如女性因需要外出工作而沒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小朋友,雖然越來越多男性願意分擔部分責任,但他們所作出的讓步遠比實際需要少。此外,不少女性取得經濟獨立後,已無需要只為經濟原因出嫁,或是為了生活而啞忍不愉快的婚姻。然而,不少政府對這些經濟轉變敏感度不足,並沒有投放足夠的資源,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此外,急速的都市化,亦令住房開支大增,使年輕人只能尋求短暫的同居生活,而不敢踏上長久的婚姻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氣氛亦不利強調一生一世的婚姻承諾。現時不少人正陷入「超級市場式」找尋安全感的困局。一方面很多人需要其伴侶無條件地提供保障,提供安全感。但每當對伴侶在這方面的能耐失去信心時,他們很快便會考慮找尋替代者,結果社會上正在找尋具安全感的伴侶的人固然有很多,可供一試的亦為數不少,然而在這種尋尋覓覓,「感覺不對便即走」的氣氛所籠罩下,試問又會有多少人願意一生守候,無條件地給予伴侶一生的保障?因此,在理想伴侶的供求失調下,有人因只願意給予另一半一個「永久的試用期」而選擇同居,有人因不斷更換伴侶而穿梭於離離合合。

  多少人願委身同性婚姻?

  需要指出的是,假若有同性戀者願意與伴侶結婚,長相廝守,而又願意透過領養,為社會承擔照顧下一代的責任,某程度是對強調天長地久的婚姻制度和以兩代共處為核心的家庭結構作出支持。雖然有關的家庭組成成分有別於主流,但其精神卻可與主流所嚮往的互相輝映。

  然而,無論是同性戀者或是異性戀者,均生活於同一社會,也許他們所站的位置不同,但卻面向相同的經濟環境和婚戀文化。可以理解的是,就算政府對同性婚姻和同性戀者領養孩子的申請大開綠燈,究竟有多少人願意委身一試,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因此,有人固然會擔心有太多的同性戀者會透過同性婚姻挑戰現時的婚姻制度。或許也有人會擔心太少的同性戀者會參與同性婚姻,支持強調一生一世的婚姻精神。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