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中國效仿美國推馬歇爾計劃能否成功?

2014-11-06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謀求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正在與世界經濟建立更多聯系,進而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各個層面的資本輸出和企業“走出去”戰略已經啟動。11月5日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加強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是三大主要議題之一。中國大規模地對外基建投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重要實施保證,而“一帶一路”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通過資本輸出消化自身的過剩產能,並以拉動新興市場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全球增長。

  有輿論將這一過程與當年的馬歇爾計劃進行比較,無論如何,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夠成功,有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觀念合拍與市場需求。二戰後美國作為當之無愧的經濟大國,有實力輸出資本與項目,百廢待興的歐洲亟需建設。馬歇爾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鞏固了歐洲的經濟基礎,不僅讓西歐從戰後迅速複蘇,還使美國與西歐成為對等的自由貿易夥伴。美國與西歐被援助國雙雙獲益,奠定了西方世界的新格局。

  其次,美國並不強求歸還援助基金,投資、建設與貿易一起啟動。馬歇爾計劃的參與國政府大多清楚,他們不必向美國歸還這筆對應基金的款項。最終這筆款項餘額大多被編入本國的財政預算,然後從此“消失”。不過德國卻是一個例外,美國開始便規定德國必須在日後歸還所有援助款項。不過在簽訂1953年的倫敦債務協定之後,德國須償還的援助金額已被削減到了10億美元。自1951年7月1日之後,德國從馬歇爾計劃中獲得的援助共折合2.7億美元,而他們只需向美國進出口銀行償還其中的1690萬美元。

  第三,資金的使用非常有效。成立經濟合作總署,劃歸各國的資金由所在國政府和經濟合作總署共同管理。每個參與國的首都都會駐有一名經濟合作總署的特使,一般由一位有一定聲望的美籍商界人士出任,提出建議,監督效率。經濟合作總署不僅進行資金分配方面的合作,還組織由政府、工商業界以及勞工領袖組成的磋商小組,對經濟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決定援助資金的具體流向。

  此舉對美國消化產能有利,歐洲人將大多數來自於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資金用於輸入美國生產的商品。截至1951年中,在提供的共130億美元援助資金中,有34億美元用於輸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億美元用於購買糧食、飼料以及肥料等、19億美元用於進口機器、車輛和重型設備等重工業品,還有16億美元用於輸入燃料。

  這促進了當地的投資與生產,設立對應基金將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資金轉換成由當地貨幣構成的資金。按經濟合作總署的章程規定,不少於60%的基金數目應用於制造業投資。德國大多用於向私人企業貸款,主要用於資助德國中小企業,在推動重建進程,推動就業領域起到重要作用。這筆基金在德國的再工業化過程中也起了核心作用,從1949到1950年,德國采煤業投資總額的40%由對應基金提供。

  資金還得到了循環使用,加快資金周轉,是當時條件下的貨幣擴張計劃。歐洲進口商購買美國商品,以複興計劃的美元支付,但本土商人以當地貨幣支付貨款,逐步支付後,這筆款項隨後再投入本國對應基金,以供政府實施其進一步的投資計劃,如此貨幣得到了不斷的循環使用,也提升了當地貨幣的信用。

  中國實施資本輸出和企業走出去要獲得成功,理念上必須有共贏思維,而非過剩產能傾銷;中國提供資金與技術,以人民幣與當地貨幣進行結算,循環使用提升雙方貨幣的信用;此外,投資銀行或者複興基金必須有嚴格的監管,在中方掌握主導權的前提下,涵蓋各方利益的高效運作方式。 (葉檀)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