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國富二代進入接班高峰期

2014-11-07
来源:南方都市報

  時下,中國“富二代”正進入接班高峰期。宗慶后[微博]女兒宗馥莉、柳傳志女兒柳青、王健林兒子王思聰、任正非女兒孟晚舟、朱新禮女兒朱圣琴等等,都開始以準企業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值得注意的是,據“2014年普華永道全球家族企業調研報告”顯示,僅有22%的中國企業制定了繼任計劃,而有明確書面繼任計劃的比例僅有6%,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這種矛盾的現實確實令人尋味。11月4日至5日,在由歐洲東方商學院、新加坡成康文化聯合主辦的2014“洞見”國際論壇———中小及家族企業發展與傳承上,中外企業家同臺對話,共同探討創業者如何順利將企業傳承給第二代?家族企業如何破除“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二代傳承的困惑

  歐美家族企業已經歷經了5代甚至6代的發展,早已解決了二代傳承的框架問題,家族信托等傳承工具已運用得相當普遍和成熟。南都記者在11月4日舉辦的2014“洞見”國際論壇———中小及家族企業發展與傳承上了解到,在德國,有92%的企業已經是由“富二代”、“富三代”來經營,其中很多的德國企業已經傳承了10代以上,而諸如“寶馬[微博]”、“大眾”、“西門子”等“德國制造”都是家族企業。

  而在中國,家族企業在代際傳承上依然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在未來的5-10年,中國將有超過50%以上的民營或家族企業即將面臨第一代創業者向第二代交班的課題。

  廣東社科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指出,用制度來確保家族式企業傳承,可能是一個最好的選項。遺憾的是,據普華永道統計,僅有22%的中國企業制定了繼任計劃,而有明確書面繼任計劃的比例僅有6%,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這是一種無奈的困惑。歐派董事長姚良松認為,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企業家。“企業經營的成功與否與掌舵者的先天稟賦和后天培訓皆有關系,先天性占65%,后天占35%,先天和后天的左右因素也不是涇渭分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驗學習、背景條件等的變化而轉變,而且創業難度越大,企業所處行業競爭愈激烈,對先天的要求反而更高。”

  而中國現在最大的障礙是轉型之痛。“本來應該是一個比較低成本的環境來維系,為中小企業提供營養。但是很遺憾中國很快邁上了泡沫經濟的快車道,這種泡沫經濟并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生存。”丁力說。

  上市未必利于基業長青

  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還顯示,逾50%中國家族企業欲出售或上市。另有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國2528家A股上市公司中,1043家為國有公司,1485家為民營公司,后者占比達58.7%.將民營企業劃分為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在統計中共有747家民營上市的家族企業,占比為50.3%.

  而在“漢氏玻璃”第四代掌門人Till Hahn看來,“家族企業要想得更遠,不一定是為了利潤增長,而是產品持續的競爭力。”

  德國IN T E S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Prof.D r.SabineB .R au進一步解釋,這和德國的商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可以信賴我們的經濟,一直保持私有的情況。而且我們融資的方式,主要是依靠私人的融資,并不是很擔心短期的收益。除此之外,德國的家族企業擁有者不太喜歡將自己的看法和公眾分享。”

  所以,“作為企業家,首先應該心靜下來想想,我做這個企業的意義在哪里,如果只是為賺快錢,外面條件一變化,企業馬上就會死掉。”歐洲東方商學院院長鄭賦說。

  [案例剖析]

  企業規模控制在150人左右

  口述:德國“漢氏玻璃”第四代掌門人Till Hahn

  從我的曾祖父、祖父到我的父親,“漢氏玻璃”公司就里面只有一個老板。從第四代起,我和我的哥哥把整個公司業務分離了,我的哥哥做了百葉窗,我接管了漢氏展柜的業務。這樣就不會產生內部競爭,在關鍵時刻也有人拍板做決定,而不是無休止的討論。

  當然,漢氏玻璃也經歷了起起落落。不斷創新產品適應新的形勢幫助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力。在二戰后因為能源危機,我們的產品不再那么優秀了,所以必須想新的辦法。我當時有一個想法,可以繼續做百葉窗,用隔熱玻璃,關窗的時候,保持密封性,但我一開始以為,這就像監獄一樣,沒有人會買的。沒想到,客戶很喜歡這個設計,這個部門現在發展得非常好。所以說,如果你覺得這個產品不行,不見得你的客戶不喜歡。

  現在漢氏玻璃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有180年的悠久歷史,但規模始終控制在150人左右,我們因此可以關注每個人的質量,對每一個雇員都非常了解,能選最正確的人來進行相應的工作。如果人員增多,則需要更多的人來負責公司治理。一旦領導者無法了解每個員工,就會帶來很多麻煩。“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