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網售處方藥或最早明年1月放開

2014-11-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最近幾年每到11月,李彥生(化名)每日都要忙到半夜,為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做準備。
 
  李彥生是廣東一家知名醫藥電商平臺的董事長。11月10日,他召集所有員工開動員大會,準備打好這場硬仗。“這是全年最忙碌的一段時間,今年還不一樣,忙完就要準備處方藥的事情了。”李彥生表示,網售處方藥放開已成定局,何時開閘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方了解到,《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終稿最快將在明年1月頒發。在日前召開的第26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化妝品監管司副巡視員劉小平明確表示,互聯網藥品經營監管政策正面臨10年來一次較大的調整。
 
  處方藥放開促行業洗牌
 
  近段時期,處方藥網售明年初開閘的消息已在業內傳得沸沸揚揚。今年10月,廣東省食藥監局召集省內52家醫藥電商進行座談,專門提到網售處方藥的政策進展。
 
  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桂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新版《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相關意見稿已處于會簽階段,最終稿有望在明年1~2月正式頒布。
 
  “對醫藥電商來說肯定是利好,但對零售藥店而言就不一定了。”劉桂春指出,網售處方藥放開后醫藥電商必然擴容,這會進一步沖擊零售藥店。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數據顯示,2010年~2013年,我國醫藥電商規模年均增速達到250.35%,網上藥店規模也從35家增長到132家。預計今年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全年銷售規模達到100億元,網上藥店數量達到249家。
 
  如果處方藥網售政策落地,醫藥電商的經營品類又將打開一扇大門。康愛多網上藥店董事長王燕雄稱,處方藥種類多,有剛性需求,將對整體銷售帶來一定增量。
 
  在醫藥電商為一波波政策利好歡欣鼓舞時,傳統醫藥零售行業的生存更顯窘迫。中康資訊總經理吳瀚對記者表示,如果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在銷售方面沒有實質性增長或政策支持,近五年內行業的集中度很難有大幅度提升。未來在國家醫改政策、醫院市場和網上藥店市場的沖擊下,零售藥品市場的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現在,醫藥電商企業和上游醫藥公司均在為政策落地做儲備。
 
  王燕雄說,康愛多已經在積極籌備處方藥放開的事,比如產品對接、執業藥師隊伍培訓、平臺建設等。
 
  目前,行業對于第一批放開的藥品目錄還沒有定論。劉小平說,現在還沒確定允許經營的是 “負面清單”還是“正面清單”。劉桂春則表示,比較起來,“負面清單”留給電商的可經營范圍更廣,對零售藥店沖擊更大。
 
  還需其他部門出配套政策
 
  除了處方藥網售放開,互聯網藥品經營許可政策還將在審批條件、準入門檻和監管上有所調整。
 
  劉小平在會上介紹,本輪調整將以“減少審批范圍、下放審批權限”為原則,從調整后互聯網售藥及信息服務資格審批狀況看,今后藥品互聯網經營B2B類第三方交易平臺、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批發企業開展網上藥品購銷活動無須審批或備案。而配備了執業藥師的零售藥店在把售藥網站情況告知發證部門后,可從事B2C網絡售藥活動。
 
  政策松綁下,不少行業人士擔憂行業監管等配套政策能否跟上醫藥零售渠道的巨變。劉小平透露,根據監管要求,不僅可對有問題的藥品采取停售、協助召回等措施,建立投訴舉報制度,還鼓勵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證金與先行賠付制度。企業也有義務配合監管部門實施監管。
 
  即便如此,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我國互聯網售藥完全開閘還需要其他部門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才能解決,全面放開后監管難度巨大。
 

  廣東一家大型連鎖藥店總經理認為,如果把網上藥店的閘門全面打開,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可以選擇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管理規范的網上藥店作為銷售處方藥的試點企業;其次,在制定禁止互聯網經營的藥品目錄時要慎重,可以選擇安全性、穩定性較好,不容易導致濫用的處方藥作為首批試點品種,然后再逐步向其他品種延伸。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