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中國大媽消停了其他國家眼紅

2014-11-18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張敬偉:大媽們救不了疲軟的黃金市場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價持續下挫,目前已跌至4年新低。去年刷新購金記錄的中國大媽,并未再度瘋狂抄底,而是捂金待漲。

  中國大媽瘋狂購金,曾讓世界為之癲狂。中國大媽似乎也真的有力挽狂瀾之功:去年上半年,國際金價一反常態暴跌近27%,中國大媽出手搶購黃金,完勝華爾街資本大鱷。

  若黃金市場的故事到此為之,中國大媽或許真創造了奇跡。可去年的暴跌并非探底,今年依然不夠景氣,黃金市場的主調還是“跌跌不休”。

  市場經濟沒有只漲不跌的商品,只有擠不盡的泡沫。哪怕是黃金,也躲不過這樣的市場鐵律。基本常識是,美元和黃金有著最強勢的對應關系,而全球經濟體中唯美國經濟復蘇勢頭明顯。相比危機時代量化寬松政策下的弱勢美元,美元開始伴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強勢起來。在此情勢下,全球資本紛紛從新興市場逃離而豪賭美元套利。

  一番炒作之后,中國大媽變得冷靜。黃金泡沫時代,很難看到何時才是金價探底。中國大媽去年的瘋狂購進,在市場現實下已經被套牢難以解套。從數據亦可觀照,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黃金消費量754.82噸,同比下降21.42%。

  中國大媽投資或投機愿望降級,開始回歸理性的消費通道。

  中國大媽消停了,其他地方的大“媽”眼紅了。數據顯示,印度市場在第三季度金飾需求達183公噸,增幅為60%。俄羅斯及其他各國央行[微博]也加入了購買黃金的行列。

  全球經濟依然處于后危機時代的晦暗不明中,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紊亂,國際金價依然處于調整期。

  無論是全球各地的大媽,還是各國的央行,都救不了疲軟的黃金市場。當前國際金價走勢,取決于三大因素:首先是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市后,美國貨幣政策處于加息通道,美國貨幣政策的常態化,使得黃金對應強勢美元價格相對走低;其次是歐日經濟若強化量化寬松推升通脹以刺激經濟,按照一般規律黃金應該對歐元和日元升值,但由于是主動通脹,對金價影響不大;三是瑞士黃金公投或可推動金價短期內強勁反彈,但也只是暫時興奮刺激而言。

  由于黃金依然具有超主權貨幣的保值作用,無論哪路“大媽”,不妨長期持有。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