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期市渴望機構投資者參與

2014-12-10
来源:上海證券報

  原油期貨還沒上市,有人已開始擔憂,原油期貨會不會步鐵礦石期貨后塵——淪為一個“個人”的市場:成交火爆卻沒有定價權。

  火爆的市場沒有定價權

  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上市接近一年兩個月,活躍度已經超過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新加坡交易所鐵礦石交易平臺,尤其是上市首月成交量超過了新交所鐵礦石掉期2012年全年成交總量。

  不過,記者了解到,目前鋼廠采購鐵礦石仍然是參照普氏指數和新交所價格。這意味著中國未獲鐵礦石國際定價權。

  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這與新交所和大商所鐵礦石參與方構成有關。

  普氏能源最近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新交所鐵礦石交易平臺參與構成為:亞洲鋼廠占31%、銀行占34%、基金占6%、大型貿易商和礦主占26%、其他占3%,即機構、鋼廠、貿易商占97%。其中,亞洲鋼廠大部分是中國民營鋼廠。而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參與者構成為:個人占74%、公司占26%。公司客戶中,鋼廠、貿易商占比不到4%。

  期貨原本是現貨企業套期保值的有效手段,但中國產業客戶卻很少參與國內期市,為什么?

  普氏能源這樣分析說,新交所鐵礦石指數期貨合約每筆交易單位最少500噸,大商所是每手100噸,新交所的高門檻把很多小散攔在了門外。

  不過,新交所開發大合約吸引機構投資者的做法,在中國并不靈驗。據悉,有的期貨品種曾經升級為大合約,但升級之后,合約交易活躍度大幅下降,且至今沒有恢復元氣,成為“僵尸”品種。

  熟悉中外鐵礦石期貨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中國鋼廠、貿易商去新交所交易原因是綜合性的。原因之一,中國鐵礦進口占比超60%,進口鐵礦石用美元計價,而新交所是美元計價的,參與交易可以少了匯率換算、波動風險。原因之二,占鋼鐵產量一半以上的鋼廠都是國企,尤其是地方國企多,這些企業很少做期貨。

  此外,中國還未放開機構投資者(除私募)參與商品期貨政策,這也影響了中國鐵礦石期貨參與者的構成。

  寄望政策破局

  原油期貨上市臨近,作為期貨市場一個探路國際化的品種,目標之一是成為亞洲基準價。

  從最近披露的合約設計來看,原油期貨合約大多與國際化接軌的突破,比如凈價交易、夜盤交易,但是與國際上主流原油期貨交易單位1000桶不同的是,交易單位是100桶。

  上海國際能源中心這樣設計合約,顯然也是為了適應中國國情。業內人士稱,大商所正是了解中國期貨,才設計出適應市場的合約,做火了鐵礦石期貨。

  中國原油產業市場化程度原本不如鋼鐵行業等,原油產業具有高度壟斷和計劃色彩,為原油期貨吸引產業客戶設置了障礙。期貨界一位人士稱,原油期貨上市后,同樣會面臨國內產業客戶參與較少壓力。若運營下來果真如此,短期之內很難有國際定價權。

  “期市要改變個人市的尷尬,必須要政策援手。”一位期貨交易所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交易所也要加大創新力度,開發創新產品吸引機構投資者入場。

  從日前召開的國際期貨大會上傳來消息,上海期貨交易所擬推有色金屬指數期貨,在期貨市場和機構投資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來化解機構投資者入市問題。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