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互聯網金融沖擊傳統銀行業 移動銀行用戶數已超2億

2015-01-04
来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08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這句話在當時,并沒有被很多金融機構放在眼里,或許只當是一句玩笑。但是7年過去,如今馬云的阿里巴巴和馬化騰的騰訊,已經手捧牌照,正如火如荼地籌備銀行了。

  從“并沒有放在眼里”,到“競爭對手兼同行”,對于銀行業,互聯網企業的身份一直在改變。從支付寶到余額寶,從京東“白條”到阿里“花唄”,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存、貸、匯”正在被一一突破和搶食。很顯然,2015年將是民營銀行誕生的元年,這一年,傳統銀行業會被互聯網金融顛覆嗎?

  2013年,支付寶和有“傳統支付行業老大哥”之稱的銀聯打了一場仗。這一仗的背景,是銀聯要求,繞過銀聯的支付業務逐漸遷移到銀聯平臺,切斷銀行和第三方機構的直連。支付寶后來宣布,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

  2014年,支付寶和國有商業銀行之首的工行又打了一仗。起因是工行宣布把支付寶快捷支付原油的5個接口減少到只有1個。支付寶后來發公告,用戶工行快捷支付簽約失敗,請找工行處理。

  這兩仗,誰勝誰負,交由時間來回答。但它恰恰,也說明了我國傳統金融業正在被遭遇的挑戰,和可能由此帶來的顛覆。而2015年,這種改變,將更為深刻:

  尚福林: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設立民間銀行,經過各地政府的推薦和報國務院原則同意,現在我們選擇了一些民營資本共同參加第一批5家銀行的試點工作,他們要建立完全由資本說話的公司治理體制,重點是服務小微,服務社區功能,以完善多層次的銀行業的金融服務體系。

  這是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去年兩會關于設立民營銀行的表態。這一天,阿里和騰訊首次出現在參與設計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的企業名單中。7月,銀監會批準三家民營銀行籌建申請,騰訊主導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位列其中;9月再批準兩家,其中包括阿里發起的浙江網商銀行。

  不過,這個話題,兩個互聯網大佬都諱莫如深,不愿多談。阿里只說“方向”:

  阿里:主要滿足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投融資需求,具體來說是主要提供20萬以下的存款產品和500萬以下的貸款產品。

  騰訊則更為謹慎,只談“信心”:

  騰訊:我們將近有十多年的財富運營經驗,以及微信支付的風控管理經驗,這些經驗都能夠運用到我們新的銀行當中。

  不過即便如此,騰訊還是在2015年前和外界打了個招呼:2014年12月28號,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官網正式上線,“科技、普惠、連接”是騰訊寫在首頁上的宣傳語。微眾主打移動互聯網金融,而我國移動銀行的用戶數已經超過2億。再過兩年,三分之一的中國人都將在手機上完成存貸匯業務。

  事實上,存、貸、匯作為銀行三大核心業務,早在2013年就已經被互聯網撕開一個大口:截至目前,“一塊錢也能投資、消費轉賬兩不誤”的余額寶用戶數已經超過1.49億,累計為用戶賺得200億元,相當于請每個用戶的三口之家看了一場電影。它搶奪的是銀行來自散戶的存款:

  孫立堅:你給我管理財富,回報越高,我就把錢交給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確實可能挑戰只做息差業務的銀行資源。

  而作為金融核心的信貸業務,也在被逐漸蠶食。京東的“白條”、阿里的“花唄”,從貸款申請、審批到額度的發放和使用,一條龍線上服務,幾分鐘即可完成。企業的貸款額度從看規模轉向按信用重新劃分:

  魏強:所有通過阿里巴巴一達通出口的企業,過去半年每出口一個美金,你就可以獲得一塊錢人民幣的純信用貸款。最高的貸款額可以達到1000萬人民幣。

  有人說,金融的第一要務是安全,互聯網則講究便捷和開放,兩者天然矛盾,互聯網金融不能管控風險。馬云這樣回答:

  馬云:一個經濟學家講互聯網是一個渠道,金融是一個風險生意,原則上互聯網公司沒辦法做風險。我并不認為,互聯網掌握的所有數據把風險控制在從一開始到最后的每一個過程,而傳統的金融是把風險在最后一關控制住,我覺得互聯網金融本身是建一個有信用的體系。這個建好以后,金融自然就會容易很多。

  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說,互聯網帶給銀行業最根本的沖擊是商業邏輯和思維方式,這一年,互聯網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規模滲透進貸款、基金、保險各個金融領域,而監管層也在以最大的限度給予互聯網金融支持和放行,促進金融行業的競爭和變革。這并不是一場零和游戲,如果真有交戰雙方,那最終的勝者,將是普惠金融下的你我。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