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歐美量寬大同小異 歐元或步美元後塵

2015-01-24
来源:香港商報

  歐洲央行終於放手買債,環球市場一片昇平。的確,歐央行的新一輪刺激措施,無疑帶來了即時提振作用﹔可是,對於實體經濟來說,究竟能否達到包括推動通脹等預期效果,則尚待觀察,而站在國際視角,其對貨幣政策及資金流向的影響,更加深值關注。

  過去,市場已提早炒作歐洲QE﹔到前日消息公布後,兼且規模更勝預期,歐洲的股、匯、債市無不反應激烈。首先,歐元便應聲急挫逾2%,兌美元低見1.11水平,創出11年來最低。股市方面則大幅上揚,創出7年新高,短短一星期內累漲接近半成。至於尤關重要的債市,受到歐央行即將入市的帶動,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銳降至僅約0.4厘,乃是歷史最低,就連豬國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也跌至1.3厘和1.5厘。此外,歐洲企業債券亦受追捧,具有投資級別的企債平均息率同樣跌到1厘左右。可以看到,歐洲已進入了新水浸年代。

  資金氾濫如斯,當然有利推高通脹,鼓勵資金投入高風險投資項目﹔然而,市場仍然質疑措施成效,包括每月600億歐元的規模是否足夠,以至會否重蹈日本量寬覆轍,陷入長期的低通脹、低增長、以至高失業的窘局。事實上,觀乎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累增1.14萬億歐元不過重回2012年的水平,某程度相當於將去年由銀行回籠的臨時貸款重新釋出市場。另外,比較美國QE累計涉及3.5萬億美元,當前歐洲QE規模或嫌遠遠不足,何況歐洲經濟總量及去槓桿化壓力本就更大﹔有投行便指,要實現通脹2%的目標,量寬規模至少要達兩三萬億歐元。再加上,當國債及企債的孳息僅剩1厘左右,再跌下去的刺激作用難免愈來愈小。說到底,單靠貨幣政策肯定不夠,歐洲各國還須循財政政策入手,積極推動各項結構改革,方可真真正正將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而非繼續停泊並追逐低息債券。

  歐洲大量印鈔繼而推動歐元大貶,世界各地的貨幣政策無可避免會受到牽動,新一輪貨幣戰爭隨時硝煙再起。首當其衝的莫如歐洲區內其餘非歐元國家,瑞士放棄掛鈎便引致金融市場出現猛烈動蕩,股市瞬間蒸發千億美元,丹麥央行還短時間內連續減息三次,且不得不向市場釋出相當儲備逾一成的資金來捍衛匯率。與此同時,土耳其、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央行,最近也率先減息或放言存在放寬空間,就連人民銀行官員亦表示,歐元下跌可能對人民幣構成下行壓力,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昨便急挫約200點子。而且,美國加息步伐亦可能延遲,畢竟美元累升至今,美聯儲抗擊通脹的壓力無疑顯著紓緩。當然,關鍵問題是歐元下跌勢頭會否長期持續﹖上一階段的美國QE,期內美元的確顯著回落,但近期便已大力反彈﹔在新一輪歐洲QE下,環球幣策及資金流向將會如何變化,實須更進一步的觀察。

  本港方面,金管局昨表示美元兌港元匯率保持穩定未見異動,銀公也指歐洲QE對港影響相信低於美國。的確,聯匯制度下,本港暫時並沒受到太大衝擊﹔但由政府、業界到投資者均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密切注視最新市場動態,才可靈活適應這個世界經濟新面貌。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