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取消資助非本地生不利于香港長遠發展

2015-01-25
来源:鳳凰網

  香港的每一分財政支出,都該由香港人說了算,資助多少,是否資助,都是香港人的權利,取決于香港人的決定。但必須指出,如果把給精英的投資當做福利的蛋糕分掉,雖解決了當下問題,但長遠來看,損失了更大的利益,未來福利的蛋糕反而會越做越小。

  香港政府一直積極吸納世界各地人才到港就讀,不但允許香港八大高校錄取外地學生,并且還資助其中一部分外地學生。現在,香港每年錄取1.5萬個資助一年級學士名額中,本地生的名額為1.44萬個,另有600個非本地生名額。

  有人質疑,此種政策減少了本地生的入學機會,而非本地生去香港讀大學,也被部分人指責為“搶資源”。為了應對這個局面,據香港文匯報消息,香港教育局1月3日向立法會遞交文件,香港行政會議當日(3日)通過,由2016至2017學年開始,每年15000個教資會資助學額,全部用于香港本地學士學位學生,而原來的4%非本地生的資助學額將會取消。

  對于此項新政策,香港輿論普遍持積極態度。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干事吳寶城認為,有關措施對本地學生而言絕對是好事,“本地大學學額一直以來都不足夠,所以能加多一些一定是好。”除了香港的升學專家及中學生代表表示歡迎,香港大學方面人士,對此也持積極態度。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表示,有關政策保證了院校可騰出更多空間去錄取本地生,對本地社會更為公平。

  實際上,就政策效果而言,對非本地生的的影響并非很大。一來外地生到香港就讀,即使接受了資助,也仍然花費不菲,對實際總支出影響不大。而且,現時香港大部分院校錄取非本地生時并沒按指標錄滿,而錄取本地生時,也有超標。對于本地生而言,雖然名義上會多出600個名額,但在1分就有上千人差距的激烈競爭下,幾乎不會降低本地生考大學的難度。

  不過,雖然政策實際作用不大,其反映出的當下香港社會意識及趨勢,卻值得深思。

  香港與大陸更加緊密的經濟與社會聯系,雖然從長期與整體來看,肯定是積極的,但在短時間內,對一部分人而言,更直觀的體現為一種壓力,雙非問題、奶粉問題都是典型例子,然后,這種壓力滋生出一種謬誤的資源意識。

  毋庸諱言,如果從短期的、個體的視角來看,外地精英的涌入,其直接后果就是會損害本地相關弱勢競爭力群體的利益。比如,隨著菲傭的涌入,香港本地傭人就會因為價格高、質量差而被完全擠出市場。同樣的,大陸精英學子的涌入,雖然只有600個,但意味著直接損害了相關的600個香港學生的利益。

  但是,從長期的、整體的視角來看,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器。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等人更是斷言:改善窮人福利的決定性生產要素不是空間、能源與耕地,而是人口質量的改善與知識的增進。這種作用,不僅體現在教育帶來接受教育的個體的能力、收入的增加,而且,也體現在接受教育的人使周圍的人乃至整個社會的效率得以提升,帶動經濟的發展,而信息社會,則更大地放大了這一趨勢。當同樣的教育投資,與更優秀的人結合的時候,這種外部性就會更大。

  菲傭的涌入,拉低了香港傭人市場的價格,使更多的人能夠雇傭得起傭人,精英人士帶來的正外部效應,不管是從深度還是數量上,顯然都比菲傭更大。他們會因為高薪、高消費而繳納更多的稅負,會因為創業而創造更多的崗位,最終,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夠去香港上學的外地學子,都是在激烈競爭中勝出的精英中的精英。這些學子,經過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學習之后,往往會留在香港,參加工作,創立事業,帶動香港經濟的發展。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在公立教育系統中接受教育的。一個人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要消耗掉很多社會的福利與教育投資。所以,僅僅在大學階段,做一點小投資,然后收獲一個人才,獲得整個教育階段投資的全部收益,即使從錙銖必較的生意角度,這也是一樁劃算的買賣。

  民主制度下,香港的每一分財政支出,都該由香港人說了算,資助多少,是否資助,都是香港人的權利,取決于香港人的決定,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主觀問題。不過,在權利之外,怎么樣花錢更有意義,或者,更俗氣的說,更有回報,這卻是一個客觀問題。不管香港人一時怎么看,它就在哪里,長遠且真實的存在著。

  激烈的競爭,被損害的不平感,比起長遠的經濟利益是直接的、焦灼的,但是,一個運轉良好的民主社會,需要的就是在個體的、主觀的、直觀的呼聲與整體的、客觀的、長遠的利益之間小心地走鋼絲、找平衡。

  在這一點上,或許是因為外部的與內部的諸多壓力,甚至是香港社會面對大陸的一種應激性反應,但無論如何,就結果而言,香港政府做得并不好,過度的倒向了那些直接的、情緒性的、主觀的聲音。

  必須指出的是,如果把給精英的投資當做福利的蛋糕分掉,就如把種子當糧食,雖然解決了當下的問題,但長遠來看,損失了更大的利益,未來福利的蛋糕反而會越做越小。這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作者:劉遠舉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